乡村振兴 xcz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重庆九龙坡:科技特派员“传经送宝” 助力乡村振兴

新闻

养老院里多温情 欢声笑语年味浓 养老院里多温情 欢声笑语年味浓

“加油!加油!加油!……” 1月22日下午3点过,在南岸区同辉养老中心,一群“老小孩”做游戏做得正欢。在社工...

  • 重庆巫山:年味集市年味浓

    “踢毽子、踩高跷、制灯谜、抬工号子……”1月22日,大年初一,重庆市巫山县年味集市在三峡里·竹枝村开市,市民们一边吃着美食,一边体验非遗文化,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为迎接新春兔年,巫山县推出新春系列活动...

  • 重庆巫山下庄村:百家团年迎新春

    启航新征程,幸福中国年。1月20日,腊月二十九,在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126户村民代表聚在一起观看“村晚”演出,吃着“百家宴”团年饭,共话下庄村的发展变化,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一年多来,下庄村全力推...

  •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玉兔奔春”新春文化系列展开展

    1月19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玉兔奔春”新春文化系列展开展,50余件精选馆藏文物集中呈现,向人们讲述兔文化故事,并通过他们祝福全市人民新春快乐,兔年大吉! 据介绍,兔在十二生肖中排第四位,在众多动物中...

重庆九龙坡:科技特派员“传经送宝” 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2/11/07 乡村振兴 浏览:10

10月31日,天气晴好,九龙坡区西彭镇千秋村村民童书华起了个早,来到自家丝瓜地里,采摘丝瓜。“趁最近丝瓜价格好,赶紧把最后一波丝瓜采摘了。今年丝瓜产量不错,保守估计有三四万斤,收入预计有二十万元。”童书华笑着说,这还得感谢科技特派员陶伟林,给我们带来了丝瓜优良品种。

记者从九龙坡区科技局了解到,近年来,九龙坡区扎实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助推乡村振兴。而经过科技特派员“一对一”的技术帮扶,村民们的腰包更鼓了,学习农业技术的热情上涨了,农产品的质量也越来越好了。

科技特派员发挥所长服务家乡农业

千秋村作为远近闻名的蔬菜基地,蔬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有口皆碑,但最近两年,村民们反映丝瓜种不活,可愁坏了大家,蔬菜种植大户童书华眼看着丝瓜苗一根根枯萎,只能干着急。“我种蔬菜十几年了,也懂一些技术,但是面对丝瓜苗的枯萎,却一点办法都没有。”童书华说,正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科技特派员陶伟林来了,他给大家说,丝瓜得了一种病,叫枯萎病。

陶伟林作为农科院专家研究丝瓜枯萎病多年,在这方面可谓经验十足。他告诉记者,丝瓜枯萎病在重庆、四川等地很突出,对此他通过技术研发,育成高抗枯萎病的优质春盛、春旺皱皮丝瓜品种。

陶伟林在千秋村开展了2亩地的品种试验,结果很成功,丝瓜全部结果。“我们种上了陶老师带来的丝瓜品种,果然不见枯萎的情况。”童书华乐呵呵地说,有了科技特派员,农民种地就有了可靠的技术指导。

引种栽培枸杞芽菜加工特色农产品

跟陶伟林同样有成就感的还有重庆市林业科技专家杨世璋,他用自己所长,推动新民村打造农产品“一村一品”。作为新民村人,杨世璋在得知重庆市林科院引种成功国家级科技新产品、食药两用木本保健养生蔬菜——叶用枸杞和枸杞芽菜,就一直想着他的家乡新民村,是否可以引种栽培。此事经他的积极协调沟通后,组建了重庆金稼洞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经过考察,开始在新民村引种试栽枸杞芽菜。

在杨世璋的努力下,目前采摘枸杞芽鲜菜的近5亩大棚产出5000多斤,现在试销推广价平均10元/斤,销售额5万多元,亩产值近万元;基地常年聘请当地民工3人,年打工收入5万元左右,临时用工每年大约在100人次,人年均收入6000元左右。“随着面积增加和丰产稳产,用工更多,农户收入会更高。”杨世璋说,明年该基地进入盛产期,除鲜菜上市销售,研发加工的枸杞叶面条也将上市销售,经济社会效益将会大大增加。

记者了解到,九龙坡区科技局加快科技特派员工作开展,对接区内农业企业、合作社需求,精准匹配10名市级科技特派员、12名区级科技特派员开展“一对一”的技术帮扶,服务范围包括农副产品种植、乡村旅游、文化教育、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