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xcz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重庆万州:千余名科技特派员奏响乡村振兴曲

新闻

春暖花开 这场绿色环保主题活动“卫”你而来 春暖花开 这场绿色环保主题活动“卫”你而来

2024年4月是第36个全国爱国卫生月,为进一步加强文明城市建设,推进市民群众垃圾分类文明习惯养成,让“...

  • 成都市金牛区白马寺历史文化街区白马后巷开街仪式举行

      1月12日上午,位于成都市金牛区白马后巷,热闹非凡,嘉宾云集。成都市金牛区2024年新年旧城改造标志性建筑荷花池街道白马寺历史文化街区白马后巷开街仪式暨“成都贵院.无名初”东方美学空间文化项目...

  • 2023 年 PCIM Asia 8月29日揭幕

    2023年PCIM Asia上海国际电力元件、可再生能源管理展览会将于8月29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揭幕。一众业界翘楚贤才将齐聚于这个领先亚洲的电力电子展会,探索行业最新趋势和创新发展。 即将于8月29至31日举...

  • 养老院里多温情 欢声笑语年味浓

    “加油!加油!加油!……” 1月22日下午3点过,在南岸区同辉养老中心,一群“老小孩”做游戏做得正欢。在社工和护理人员的辅助下,老人们用筷子把乒乓球大小的小球从一个筐夹到另一个筐,每夹进一个球,大家都会发...

重庆万州:千余名科技特派员奏响乡村振兴曲

发布时间:2022/08/26 乡村振兴 浏览:38

“老师讲得很详细,既‘接地气’又实用,学了就能用到生产中。”近日,重庆市万州区熊家镇腊烛村村民冉启全说。他几年前种植了8亩玫瑰香橙,由于技术没跟上,收益一直不太理想。

在冉启全多次报名参加了由科技特派员组织的种植技术现场培训会后,收获多多。如今,他已是当地的玫瑰香橙种植大户。“培训内容全是‘干货’,专家从土壤改良、果树整形、肥水管理等作了详细讲解,照着专家的方法管理,玫瑰香橙口感更好、产量更高。”

其实,冉启全的故事只是万州区坚持人才下沉,让高科技飞到山村乡野,与田间地头“无缝对接”,用科技的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活水”的一个缩影。

“科技红利”送到家门口

八月的长岭镇青石村,花红水暖。山脚下,房屋边,漫山遍野一垄垄的茶树成排延伸,与山林间的白墙黛瓦构成了一幅美丽乡村画卷。“在家门口就能学技术,这些以前我们不当一回事的茶树,现在成了真正的‘摇钱树’!”村民张朝忠说起这几年在科技特派员的帮助下,当地大力发展茶叶产业给自己一家生活带来的变化,脸上满是笑意。

青石村自古有种茶的历史。以前,村民零星种植了一些茶树,由于不成规模,加上缺乏管理,效益差。让张朝忠没想到的是,生活仿佛在一夜之间改变——近几年来,万州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重点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开展科技服务,将“科技红利”送到田间地头。50名来自福建、云南、重庆等地的“茶专家”到田间、进车间,引进优质茶苗,帮村民改造原有的茶树树冠、跟进肥培管理、指导茶叶制作。很快,青石村就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发展了1200亩优质茶园。张朝忠栽了50亩茶树,如今,他每年销售鲜茶叶加上基地分红,收入都在30万元左右。

其实,享受“科技红利”的不仅仅是张朝忠。长岭镇老土村村民夏元苹告诉记者。以前,她在茶园打零工,因为没有技术,一个月顶多挣1000多块钱。几年前,科技特派员进村开展科技服务,她报名参加了制茶技术培训班,经过几年的努力,先后获得“重庆十佳制茶能手”“万州区制茶能手”等荣誉。如今,夏元苹已是茶厂的技术骨干,每月收入超过3000块钱。“现在是挣钱顾家两不误。”夏元苹高兴地说。

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7月,全区共成立茶叶专家大院4个,“茶专家”到田间地头做茶事、念茶经,并培训了500多名茶叶“土专家”。在科技的助力下,短短五年时间,茶叶已发展成为山地高效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全区建成生态茶叶基地5.7万亩,年毛茶产量2300吨,茶叶综合产值超过7亿元,小茶叶真正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叶子”。

农业技术培训“接地气”

“我们养鸡不操心,每过一段时间就有专业人员上门来手把手进行技术指导。”龙驹镇梧桐村村民张定美说,几年前,村里从山东引进芦花鸡生态养殖项目,他也谋划着通过养殖芦花鸡增加收入,可担心自己文化不高,看不懂那些养鸡技术资料。

“没想到,科技人员的技术培训很‘接地气’,听得进,学得懂。”没用多久,张定美就掌握了从圈舍消毒、饲料搭配到日常管理的全套芦花鸡生态养殖技术。

“每年少说也能挣个七八万元,日子是越过越安逸。”说起现在的生活,张定美一脸满足。

从“接地气”的农业科技培训中受益的不仅仅是张定美。“以前只种植了4亩地的枇杷,这几年通过技术改良,面积扩大了一倍,现在每年光卖枇杷就有10多万元的进账。”熊家镇腊烛村村民崔吉元告诉记者,以前没有枇杷良种的推广应用,果实品质参差不齐,大家对枇杷的印象就是“酸”,加上都是房前屋后的零星粗放种植,根本卖不了多少钱。

近几年,科技人员帮忙引进贵妃、新白8号、新白1号、香妃等优质枇杷良种后,不仅手把手指导当地果农挖穴、定植、浇水等枇杷种植关键技术,还带来了枇杷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观念。同时针对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开展易学好记的枇杷修剪、疏花疏果、蚧壳虫防治等技术培训。不到一年时间,崔吉元通过学习成了枇杷种植的行家里手,市场走俏的时候,他家枇杷能卖上40元一公斤的好价钱。

熊家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农业科技的助力下,该镇枇杷产业快速发展,如今已在当地的腊烛、举安、万家等村发展麻子、贵妃、香妃等多个优质枇杷品种3000余亩,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带动2000多户村民在家门口增收。

为乡村振兴注入“活水”

据了解,近几年来,万州创新“科技下乡”工作思路,通过选派科技特派员组成农业专家服务队,进村头、上屋头、到田头,与农民“面对面”,为种植大户及农业科技型企业“问诊把脉”,让高科技飞到山村乡野,与田间地头“无缝对接”,通过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解决技术难题,打通农村科技传播最后“一公里”。

万州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区的科技特派员主要分为国家级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市、区级科技特派员三类,每年选派一次。以2021年为例,全区选派“三区人才”和市级科技特派员87人,其中正高职称54名、副高职称32名。截至今年上半年,万州区已选派各类科技特派员1156余名,覆盖了40个乡镇、街道,累计培训农民17909人次,引进新品种901项、推广新技术810项、解决技术难题1355项。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