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重庆巫山:年味集市年味浓
“踢毽子、踩高跷、制灯谜、抬工号子……”1月22日,大年初一,重庆市巫山县年味集市在三峡里·竹枝村开市,市民们一边吃着美食,一边体验非遗文化,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为迎接新春兔年,巫山县推出新春系列活动...
-
重庆巫山下庄村:百家团年迎新春
启航新征程,幸福中国年。1月20日,腊月二十九,在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126户村民代表聚在一起观看“村晚”演出,吃着“百家宴”团年饭,共话下庄村的发展变化,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一年多来,下庄村全力推...
-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玉兔奔春”新春文化系列展开展
1月19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玉兔奔春”新春文化系列展开展,50余件精选馆藏文物集中呈现,向人们讲述兔文化故事,并通过他们祝福全市人民新春快乐,兔年大吉! 据介绍,兔在十二生肖中排第四位,在众多动物中...
重庆彭水:400亩撂荒地重新披上“绿装”
发布时间:2022/06/20 乡村振兴 浏览:13
眼下,正是移栽红薯苗的季节,在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新田镇石龙村2组红薯基地,记者看到,一排排绿油油的红薯苗正茁壮成长,村民们正趁着有利天气补栽红薯苗。
连片的土地一派生机,翠绿的红薯苗在风中摇曳。谁能想到,以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草丛生的撂荒地。几个月前,通过清杂、平土、翻新、开耕。才让这里的撂荒地再次焕发新活力。
近年来,新田镇以党建为引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把撂荒地整治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内容来抓,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粮化”,全力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
“如今农村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一些耕种条件差的地块被常年或季节性撂荒的情形时有存在。”石龙村支部书记胡科江表示,为有效解决村里的土地撂荒现状,提高土地利用率,石龙村以集中流转的形式开展农业生产。
据了解,石龙村耕地面积1800亩,之前已经种植1400亩的红薯10余年。今年,石龙村将新开垦的400余亩撂荒地全部种上红薯。
胡科江说:“石龙村利用撂荒地种植红薯,一方面可以提高土地效益,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农民的就业和收入问题。”
“我在红薯基地务工已经有十几年了,每年从红薯育苗、移栽、采收都在基地干活,采收完之后,又继续去加工厂上班,既能照顾家里,还能挣点零用钱。”石龙村村民杨文菊说。
近年来,新田镇已经形成了集育苗、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红薯种植帮助群众实现了‘老产业’新发展,也为他们下半年增收种下新‘薯’光。”胡科江介绍,以前我们这里也是每家每户都种植红薯,但是那时种植的红薯只用来喂猪,老百姓看不到钱。现在,村民们直接将红薯卖到加工厂,不愁销路。
红薯基地通过和彭水利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深度合作,解决了石龙村劳务和企业用工难的问题。“新开垦的撂荒地让全村户均从原来的3000元左右,到户均增收5000元左右。”胡科江说。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红薯不仅是保证粮食安全的底线作物,也是加工产品极为丰富的原料作物。
新田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新田镇将继续做好撂荒土地整治工作,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深入落实耕地保护硬措施,将撂荒土地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发展特色产业,助力百姓增收。
上一篇: 重庆巫溪:企业助养家帮带娃 设“妈妈岗”造“宝宝港”
下一篇: 重庆九龙坡:西彭花果山的香桃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