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xcz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重庆开州薛波:返乡创业“新农人” 乡村振兴“生力军”

新闻

养老院里多温情 欢声笑语年味浓 养老院里多温情 欢声笑语年味浓

“加油!加油!加油!……” 1月22日下午3点过,在南岸区同辉养老中心,一群“老小孩”做游戏做得正欢。在社工...

  • 重庆巫山:年味集市年味浓

    “踢毽子、踩高跷、制灯谜、抬工号子……”1月22日,大年初一,重庆市巫山县年味集市在三峡里·竹枝村开市,市民们一边吃着美食,一边体验非遗文化,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为迎接新春兔年,巫山县推出新春系列活动...

  • 重庆巫山下庄村:百家团年迎新春

    启航新征程,幸福中国年。1月20日,腊月二十九,在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126户村民代表聚在一起观看“村晚”演出,吃着“百家宴”团年饭,共话下庄村的发展变化,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一年多来,下庄村全力推...

  •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玉兔奔春”新春文化系列展开展

    1月19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玉兔奔春”新春文化系列展开展,50余件精选馆藏文物集中呈现,向人们讲述兔文化故事,并通过他们祝福全市人民新春快乐,兔年大吉! 据介绍,兔在十二生肖中排第四位,在众多动物中...

重庆开州薛波:返乡创业“新农人” 乡村振兴“生力军”

发布时间:2022/04/08 乡村振兴 浏览:7

曾几何时,无数人背起行囊,远离家乡,外出闯荡。
而今,随着乡村振兴持续推进,不少“候鸟”归巢,返乡创业,收获希望与梦想。
开州区大德镇刘家坪村村民薛波,十八九岁便外出务工,历尽艰辛。如今,他看好家乡的发展返乡创业,流转土地60亩种起了樱桃、黄桃、梨、李子等水果,在家乡打造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返乡建起“花果山”
春风吹拂,在大德镇刘家坪村“薛一刀”农场,花期刚过的樱桃树挂满了小小的果实,再过一段时间,就到樱桃成熟采摘的季节。
“这里的果树品种较多,有10亩樱桃、20亩黄桃、10亩翠冠梨、10亩青脆李、10亩杨梅,共60亩。”“薛一刀”农场的主人叫薛波,他初中毕业后在万州三峡职业学校学习,但中专没有毕业就辍学外出打工去了。
“城市虽大,却没有我的家。”在外漂泊的日子里,薛波始终牵挂着家乡,思念着亲人。2018年,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薛波看到农村广阔的发展前景,便回到大德镇刘家坪村,以每亩3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40亩,栽植樱桃和黄桃。
“在开州城区,每年樱桃上市,价格高,销路也不错,所以在一开始选择种樱桃、黄桃。”薛波说,只有适应市场需求,才能赚到钱。
网上打开销售窗
“种植这么多品种,技术从哪儿学的呢?”面对记者的疑惑,薛波给出了答案:多次参加区上和镇里组织的农业技术培训,从抖音、网络、书本上自学嫁接、田间管理、病虫防治等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种植“真功”。
好酒也怕巷子深。薛波利用网络平台,推销自己的产品。“这个叫‘一亩田’的APP非常好用,比如樱桃成熟了,我就拍几张图片,写段介绍文字,再发到上面去,就有商家联系买货。”薛波说。
薛波开通了抖音账号,经常发布与农场相关的视频,吸引了不少粉丝关注。通过网络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种植过程,放心地购买水果,从而拓宽销售渠道。
通过几年发展,薛波的农场渐渐有了名气,规模也由最初的40亩发展到现在的60亩,水果的品种也从最初的樱桃、黄桃两项发展到现在的樱桃、黄桃、梨、李子、杨梅等。去年,农场销售收入超30万元。
农旅融合前景好
“如果把果园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前景会更好。”薛波说,他理想中的果园是:二月份赏樱花,三月份看桃花,四五月摘樱桃,六七月摘黄桃,八九月摘梨子、李子。
有了梦想,就要朝前走。“我们村离镇上很近,都是水泥路,距离开州城区也就半小时车程,游客前来很方便。”薛波说,游客来赏花摘果,顺便买一些鸡蛋、土鸡、蔬菜等,还可以吃顿农家饭,这样还可以增加乡亲的收入。
为了吸引游客,薛波目前努力经营抖音账号,把他的生活拍成小视频发在抖音账号上,目前他的抖音账号“薛一刀农场”有500名粉丝。他还利用其他网络平台推荐他的果园和当地的乡村旅游资源。
目前,薛波每天都在更新抖音视频,花开了、挂果了、路畅了……他把生活的点点滴滴推到抖音上,吸引不少粉丝的关注。“随着关注的人越来越多,相信前来旅游的人也会慢慢增多。”薛波说。
薛波告诉记者,他现在是刘家坪村的“本土人才”,他想把农场建得漂漂亮亮,吸引游客前来赏花摘果,带动乡亲的农产品“搭车”销售。
“是返乡创业好,还是外出打工好?”记者话音刚落,薛波便脱口而出:“在家挣的钱并不比外出打工少,还照顾了父母妻儿,感觉生活很踏实,也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