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xcz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李香友:牵稳“牛鼻子” 过上“牛日子”

新闻

养老院里多温情 欢声笑语年味浓 养老院里多温情 欢声笑语年味浓

“加油!加油!加油!……” 1月22日下午3点过,在南岸区同辉养老中心,一群“老小孩”做游戏做得正欢。在社工...

  • 重庆巫山:年味集市年味浓

    “踢毽子、踩高跷、制灯谜、抬工号子……”1月22日,大年初一,重庆市巫山县年味集市在三峡里·竹枝村开市,市民们一边吃着美食,一边体验非遗文化,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为迎接新春兔年,巫山县推出新春系列活动...

  • 重庆巫山下庄村:百家团年迎新春

    启航新征程,幸福中国年。1月20日,腊月二十九,在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126户村民代表聚在一起观看“村晚”演出,吃着“百家宴”团年饭,共话下庄村的发展变化,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一年多来,下庄村全力推...

  •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玉兔奔春”新春文化系列展开展

    1月19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玉兔奔春”新春文化系列展开展,50余件精选馆藏文物集中呈现,向人们讲述兔文化故事,并通过他们祝福全市人民新春快乐,兔年大吉! 据介绍,兔在十二生肖中排第四位,在众多动物中...

李香友:牵稳“牛鼻子” 过上“牛日子”

发布时间:2021/12/20 乡村振兴 浏览:11

凌晨5点多,乡村沃野一片幽静清冷,但重庆市荣昌区远觉镇蔡家坪村6组李香友家已灯火初上。
清扫牛圈、砍草配食、喂料加水……李香友与妻子饶红米配合默契。4头肉牛时而欢快享受美食,时而哞哞“高歌”,整个院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样子。
1个半小时后,牛圈捯饬完毕,饶红米来到厨房准备早餐。李香友则按照惯例,从墙上取下铁梳,依次为牛梳理毛发。
“这是我摸索出来的秘诀,每天为它们梳理两次,既拉近关系,方便喂养管理,又让它们保持愉悦心情。”抚摸着身边500来斤的肉牛,李香友一脸自豪,“这几头是今年8月底买回的牛崽,才3个月时间,都长了100多斤,这是细心养护的成果!”
6年前,李香友可不懂喂牛。由于手指断裂、身材瘦小,他每天只能在家种种庄稼,经济来源主要靠妻子到工地打零工。随着孩子们相继入学,沉甸甸的责任压在肩头,愁容满面成了夫妻俩的生活常态。
好在李香友是个勤快人,见养牛收入可观,他与妻子商议后决定发展养殖业。随即,夫妻俩把猪圈改成牛圈,通过帮扶和自身努力,购买了两头牛犊开启了养牛之路。
“一开始我们还挺自信,以为就是‘割草喂牛’这么简单,哪晓得还得讲究技术!”李香友回忆,由于不懂技术,牛崽时常患病。后来通过学习帮扶干部送上门的养殖技术和向大户请教,在掌握了养殖本领后,小牛便茁壮成长起来,出栏时膘肥体壮,净赚了1万余元,这激发了夫妻俩养牛的斗志。
近几年,李香友每年保持至少养4头牛。不论刮风下雨,坚持每天上山“搜罗”200多斤青草,用勤劳换回年均净收入近3万元,“待条件允许,我们将扩建牛圈,学习喂养能繁母牛、扩大肉牛养殖规模,争取‘发牛财’。”李香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