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xcz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邓焱:菜地里“刨”出幸福生活

新闻

惊喜现身伟菘偲菘音乐会 孙燕姿:我怎么可以不来

#当40年浓缩成3小时 孙燕姿(中)感谢李伟菘(左)和李偲菘在她歌唱事业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伟思音...

  • 成都交响乐团2025新年音乐会:璀璨之夜,音乐共鸣

    随着2024年的尾声悄然临近,成都交响乐团精心筹备的2025新年音乐会如约而至,在万众瞩目中拉开了序幕。12月31日晚,成都交响乐团音乐厅内热闹非凡,这场延续了多年的文化品牌活动,今年仍以其精心策划的曲目和卓...

  • 成都公布首批“微网实格”治理关爱激励礼遇措施

    12月16日,由中共成都市委社会工作部、中共成都市委政法委员会、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成都市体育局指导,成都市广播电视台、中共成华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主办的“微光成炬·幸福成都”礼...

  • 春暖花开 这场绿色环保主题活动“卫”你而来

    2024年4月是第36个全国爱国卫生月,为进一步加强文明城市建设,推进市民群众垃圾分类文明习惯养成,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深入人心。4月12日下午,由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承...

邓焱:菜地里“刨”出幸福生活

发布时间:2021/12/17 乡村振兴 浏览:57

12月6日下午4点,记者走进重庆市荣昌区河包镇黄檀村一蔬菜基地,只见萝卜、莴笋等蔬菜长势喜人,在阳光下舒展着身姿,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此时,黄檀村村民邓焱和妻子已经忙完家务,开着三轮摩托车来到蔬菜基地采收萝卜,准备次日凌晨拉到场镇去卖。刚收割的萝卜白胖胖圆滚滚,看着十分喜人。
看到记者到访,邓焱夫妇放下了手中的活儿,迎了上来,给记者晒起了自己的“菜篮子”——眼前的15亩蔬菜基地。
“和往年相比,今年我们扩大了种植规模,菜的品种也更丰富,有10余种,而且我们根据不同蔬菜的生长期及市场的需求,调整了蔬菜品种和种植时间,保证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产出。”邓焱自豪地介绍道。
蔬菜种植规模的扩大,也让邓焱夫妇越来越忙。“虽然现在起早摸黑地干,累是累了点,但是日子越来越好,我们干得也有劲儿,以前的日子啊,我们再也不想过了。”没说两句话,邓焱就又一边继续分拣蔬菜,一边和记者聊天,“以前孩子生病,家中还有三位老人需要赡养,仅靠我们两口子打工所挣,日子过得入不敷出,但是我不信命!不拼一下,哪来的幸福生活?”
于是邓焱一边打工,一边了解赚钱的门道。得知一位朋友在发展种植业,效益很不错,他就赶紧前去“取经”。最后在朋友的鼓励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邓焱无息贷款5万,利用自家地和邻里的闲置地,试种了玉米、丝瓜、豇豆、莴笋等蔬菜共4亩。
“刚开始早上3点就要起床,担着菜到集市卖。午后到基地收割次日的蔬菜,并打理菜地,最忙时晚上9点多才回家。”还好勤劳总会有收获,靠着种菜卖菜,邓焱一家的生活渐渐有了起色。
尝到甜头后,邓焱夫妇俩更加坚定发展种植业的信心,流转了10余亩地扩大种植规模。为了提高种植效益,邓焱除了经常到朋友的蔬菜基地学习,还常常主动参加镇、村举办的培训班。虽“涉猎”蔬菜领域仅两年,但凭借着在蔬菜基地“摸爬滚打”的经验和在种植能手那里学到的“秘诀”,邓焱如今已成为种菜的行家里手。
“想要效益好,除了产品质量要过硬外,还要讲究差异化。”说到产业发展,邓焱头头是道,“比如我们种植的玉米,与本地菜农种植的品种不一样,产值更高,口感更加甜糯,另外尽量错峰种植蔬菜,错峰上市……”
说到此处,邓焱盘算着:蔬菜基地里的萝卜、莴笋正相继上市;为了保证其他蔬菜按时上市,辣椒等蔬菜苗也在培育;等收完这一茬,夫妻俩还计划种豇豆和玉米。“这样算下来,基地一年的收入将达到6万元左右,比以前翻了好几番。”站在充满“希望”的田野上,邓焱喜不自胜。
当记者问到下一步计划时,邓焱看着眼下的蔬菜慢慢成片,充满期待地说:“接下来,我们将不断优化蔬菜品种,完善温室大棚、产业便道等基础设施,尝试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日子一定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