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成都交响乐团2025新年音乐会:璀璨之夜,音乐共鸣
随着2024年的尾声悄然临近,成都交响乐团精心筹备的2025新年音乐会如约而至,在万众瞩目中拉开了序幕。12月31日晚,成都交响乐团音乐厅内热闹非凡,这场延续了多年的文化品牌活动,今年仍以其精心策划的曲目和卓...
-
成都公布首批“微网实格”治理关爱激励礼遇措施
12月16日,由中共成都市委社会工作部、中共成都市委政法委员会、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成都市体育局指导,成都市广播电视台、中共成华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主办的“微光成炬·幸福成都”礼...
-
春暖花开 这场绿色环保主题活动“卫”你而来
2024年4月是第36个全国爱国卫生月,为进一步加强文明城市建设,推进市民群众垃圾分类文明习惯养成,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深入人心。4月12日下午,由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承...
重庆:养殖“瘦身鱼生意更大了
发布时间:2021/07/25 美食 浏览:144
鱼按斤卖,越重越值钱,但做了快30年鱼生意的陈桂华,现在偏偏要把鱼养“瘦”,这是为啥?
巡塘,测量水的氧饱和度、氨氮指标,根据天气和水温投放饲料……7月21日清晨,潼南区太安镇,50岁的陈桂华和女婿肖宏正在养殖“瘦身鱼”。
“‘瘦身鱼’肉紧致、有香味,消费者吃了更健康,以前可没有这新鲜玩意儿。”陈桂华说,随着现代生活不断改善,餐桌上的鱼品种越来越丰富,人们吃鱼也越来越讲究。
上世纪90年代,陈桂华在四川省广安市承包了鱼塘。“那时只养白鲢,因为价格便宜,每斤2元多,老百姓消费得起。”他回忆说,为迎合市场,自己也大规模养殖起白鲢。
白鲢养大后,陈桂华就运到村社、乡镇去卖。“用背篓背、用箩筐挑,有时还用三轮车拉,由于运输时间长,卖的基本上是死鱼。”陈桂华说,即便如此也经常供不应求,用三轮车拉上几百斤,到农村转一圈就卖完了,他也因此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2005年,陈桂华来到重庆城区继续做鱼生意。“我发现原来那一套经营模式行不通了,城里人偏好活鱼,并且除了白鲢外,草鱼、鲫鱼等也很受欢迎。”陈桂华说,那时草鱼、鲫鱼价格6-8元,是白鲢价格的3倍左右,但也不愁卖。
为顺应消费市场的变化,陈桂华想方设法延长鱼的存活时间。他买来一批薄膜口袋,往里面加水、氧气,再将鱼放在口袋里,用农用车运到城里去卖。但鱼还是死了不少,他又买来集装箱,往里面加普通氧气瓶,这下鱼的存活率终于提高了。
与此同时,陈桂华还不断丰富鱼的品类。2017年,他的鱼塘已分布在江津、潼南、贵州赤水等地,养殖了草鱼、鲫鱼、黄辣丁等十多个品种,生意越做越大,不仅和酒店、专业市场等合作,还自己开门市拓宽销路。
这两年,陈桂华又开发出新项目——养殖“瘦身鱼”。“现在人们吃鱼更讲究口感和营养,我看到外地这种鱼卖得很好,就想试试。”2018年,陈桂华将“瘦身鱼”这个项目交给女婿肖宏来打理。
目前,肖宏主要养殖了鲫鱼、草鱼两种“瘦身鱼”。“‘瘦身鱼’养殖跟人减肥是一个道理,就是让它多动、控制饮食。”肖宏探索出养鱼的诀窍,首先是采购身形较好的优质鱼苗,然后通过水的流动,让鱼多动,同时采用配比更科学的饲料,控制鱼的体重体型,并确保水质优良。
“养传统草鱼通常只需3-4个月时间,而‘瘦身鱼’要花15个月左右。”肖宏说,虽然养殖时间长,但“瘦身鱼”脂肪含量低,蛋白质、氨基酸等含量高,并且不用去鱼腥味,白开水煮了就能吃,非常符合人们的健康消费理念。
为了适应人们网购的需求,今年5月,肖宏和叮咚买菜平台合作,以恒温纯氧运输设备、最快29分钟到家的配送时效,让消费者在家就能收到新鲜的“瘦身鱼”。“‘瘦身鱼’单价可达到26元每斤,我们和叮咚买菜合作两个月,销量环比增长了20%左右。”肖宏说,有了“瘦身鱼”项目后,他和岳父的鱼生意年收入可达7000万元。
下一篇: 舌尖上的渝北味道——玉峰山花椒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