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xcz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重庆九龙坡:红色文化助力走好乡村振兴之路

新闻

养老院里多温情 欢声笑语年味浓 养老院里多温情 欢声笑语年味浓

“加油!加油!加油!……” 1月22日下午3点过,在南岸区同辉养老中心,一群“老小孩”做游戏做得正欢。在社工...

  • 重庆巫山:年味集市年味浓

    “踢毽子、踩高跷、制灯谜、抬工号子……”1月22日,大年初一,重庆市巫山县年味集市在三峡里·竹枝村开市,市民们一边吃着美食,一边体验非遗文化,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为迎接新春兔年,巫山县推出新春系列活动...

  • 重庆巫山下庄村:百家团年迎新春

    启航新征程,幸福中国年。1月20日,腊月二十九,在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126户村民代表聚在一起观看“村晚”演出,吃着“百家宴”团年饭,共话下庄村的发展变化,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一年多来,下庄村全力推...

  •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玉兔奔春”新春文化系列展开展

    1月19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玉兔奔春”新春文化系列展开展,50余件精选馆藏文物集中呈现,向人们讲述兔文化故事,并通过他们祝福全市人民新春快乐,兔年大吉! 据介绍,兔在十二生肖中排第四位,在众多动物中...

重庆九龙坡:红色文化助力走好乡村振兴之路

发布时间:2021/12/24 乡村振兴 浏览:9

重庆市九龙坡区铜罐驿镇素有“千年水驿·百年橘乡”的美誉,区位优势独特,自然生态良好,有长达10公里的长江岸线和风光旖旎的大溪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市级文保单位周贡植故居及烈士墓,有区级文保单位百年天主教堂和巴人船棺遗址,以及万善桥、巴县一中校址等不可移动文物11处,各种文化的汇集交融,充分见证这座千年水驿在茫茫岁月长河中的繁荣昌盛。
“红色+旅游”打造全域旅游精品景区
铜罐驿镇英雄湾村1社,一座始建于清末民初,坐东朝西,呈三进式四合院的青瓦木质结构院落内,远远地就能听到里面传来的声音。院前空地上立着一块石碑,写着“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中共四川省临委会扩大会议会址(周贡植故居)”。
“眼前的故居是修复后的,房屋主体有1179平方米,整体打造有27000平方米。据资料记载,曾经的周家大院作为当地的大户人家,规模超过了2000平方米。”铜罐驿镇文化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修缮后的故居可以展出更多历史文物和档案资料,新的陈列馆还将展出此前没有展示过的实物历史资料档案,让后人更多地了解周贡植的生平事迹。”
为传承红色文化,推动绿色发展,铜罐驿镇深入挖掘以周贡植故居为核心,以农业为基底,发展红色教育、农业观光、田园体验等旅游产业,成为乡村旅游胜地,并先后荣获“国家卫生镇”“市级历史文化名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等殊荣。
去年1月,九龙坡区又以英雄湾村为中心,启动了铜罐驿大英雄湾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总规划面积1.4万亩,涉及铜罐驿镇6个村62个村民小组。“项目建成后,将兼具生态保育、高科农业、民居民宿、文创休闲、康养度假和主题小镇6个功能,探索‘城郊野、山水田、农文旅、产镇景、科教研’有机融合发展。”铜罐驿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2000亩农业公园、282套美丽乡村民居A区、英雄湾村历史文化名村核心区已初步建成。
“红色+产业”打造富民兴村特色农业
眼下,正是红橘挂满枝头的时节。走进由黄金堡村、大碑村和观音桥村三个村组成的天然柑橘园,种植面积达7000亩,漫山遍野的柑橘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家住黄金堡村的村民刘泽美在自家园子查看柑橘挂果情况时兴奋地说:“我自己种植了20多亩柑橘,去年就卖了10万元左右,今年柑橘销售我更有信心。”
铜罐驿镇以大碑村为中心,选择树龄长、品种纯正的1000亩为“大红袍”古树保护区。在完善保护区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落实专人进行病虫害防治、有机肥日常施肥管理的技术指导。对保护区内的柑橘树,每年给予适当金额的补助,鼓励群众支持、参与古柑橘树的管理工作。并积极申报“大红袍柑橘”原产地保护商标,为发展该品牌产业培育优质品牌,成立了柑橘帮,拟定有关柑橘买卖、采摘、守护、生产、运输的规章。
如今,铜罐驿镇的红橘以黄金堡村所产的品质最为优良。黄金堡村党支部书记刘冬梅介绍,黄金堡村现有各种品类的柑橘1200多亩,年产柑橘600多万斤,产值近千万元。
于是,每逢柑橘采摘季,人们都会涌入橘园体验采摘乐趣。“凭借游客采摘和电商销售,村民足不出户就能将600多万斤柑橘销售一空。”刘冬梅说,游人如织,也让不少村民开起了农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