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xcz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重庆綦江:打通销售渠道 助力村民增收

新闻

春暖花开 这场绿色环保主题活动“卫”你而来 春暖花开 这场绿色环保主题活动“卫”你而来

2024年4月是第36个全国爱国卫生月,为进一步加强文明城市建设,推进市民群众垃圾分类文明习惯养成,让“...

  • 成都市金牛区白马寺历史文化街区白马后巷开街仪式举行

      1月12日上午,位于成都市金牛区白马后巷,热闹非凡,嘉宾云集。成都市金牛区2024年新年旧城改造标志性建筑荷花池街道白马寺历史文化街区白马后巷开街仪式暨“成都贵院.无名初”东方美学空间文化项目...

  • 2023 年 PCIM Asia 8月29日揭幕

    2023年PCIM Asia上海国际电力元件、可再生能源管理展览会将于8月29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揭幕。一众业界翘楚贤才将齐聚于这个领先亚洲的电力电子展会,探索行业最新趋势和创新发展。 即将于8月29至31日举...

  • 养老院里多温情 欢声笑语年味浓

    “加油!加油!加油!……” 1月22日下午3点过,在南岸区同辉养老中心,一群“老小孩”做游戏做得正欢。在社工和护理人员的辅助下,老人们用筷子把乒乓球大小的小球从一个筐夹到另一个筐,每夹进一个球,大家都会发...

重庆綦江:打通销售渠道 助力村民增收

发布时间:2021/11/15 乡村振兴 浏览:62

深秋细雨蒙蒙,平均海拔800多米的金钗村空气中透着丝丝寒意,但在田间地头,依旧可以看到戴着斗笠、穿着蓑衣忙着种青菜的村民。
而另一头,金钗村便民服务中心也相当热闹。在一间屋子里,三名妇女戴着头套、手套,披着围巾,一手拿着印有“金钗故事”的袋子,一手拿着称量的漏斗,将布袋中的米颗粒不差地灌进印有“金钗故事”的袋子中;而另一间屋子,两名村民也“全副武装”,一人将腌制好的盐菜放入机器切碎,另一人称量装袋密封,职责明确,分工有序。
这样的场景,在入秋丰收后,每天都在金钗村上演。
金钗村位于綦江区文龙街道,地处綦江北大门中部,西接江津,北连巴南,距离綦江城区23公里,40分钟车程。过去,由于地处太公山深处,地形崎岖,交通不便,金钗村大部分年轻人外出务工,村内劳动力不足,产业发展落后。近年来,该村村两委班子多次调研,寻找到了产业发展的“新”出路。
“也算不上新。我们没有改变村民的种植模式,只是打通了‘村民’与‘市场’间的道路。”金钗村党总支书记陈洪告诉记者,“我们在走访调研中发现,盐菜、稻米等农作物种植是村上主导产业,且受本地自然环境影响,品质较高。但因为交通不便,村民多为自用,种植积极性不高。于是,我们在去年7月成立了綦江区金钗农产品农民合作社,打造‘金钗故事’品牌,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
通过建立“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村集体上门从村民手中收购农产品,大大降低了村民的运输成本;金钗村村两委班子与菜坝网、社扶网、西交网等平台多次磋商,将农产品推上各大平台,让村民种植的农产品有了销路,种植积极性不断提高。
“我们直接从村民手里收购,价格大概是5元/斤,深加工卖出时大概10元/斤。今年我们在老百姓家里收了5余吨盐菜,销售额10余万元。”陈洪告诉记者。
“他们自己上门收,比以前我们跑几公里去卖方便多了。现在,盐菜也不需要进一步深加工,出地了就直接卖给村里,方便得很,今年我就卖了300多斤,赚了1500多元。”村民阮正平笑道。
有了更便捷的销售渠道,村民们纷纷将蔬菜在家门口进行销售。今年,金钗村村集体合作社已收购村民种植的南瓜12吨、盐菜5吨、番茄4吨,大米15吨,销售额近30万元。
“今年卖得还行,村集体收入8万余元。我们打算把这笔钱一部分用来改善人居环境,一部分拿来建设一个小的农产品加工基地。”陈洪告诉记者,“接下来,我们将会依托本土历史文化故事,打造好‘金钗故事’品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扮靓人居环境,让村民生活好起来、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