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xcz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重庆:借力“家政”小支点 做好“兴农”大文章

新闻

春暖花开 这场绿色环保主题活动“卫”你而来 春暖花开 这场绿色环保主题活动“卫”你而来

2024年4月是第36个全国爱国卫生月,为进一步加强文明城市建设,推进市民群众垃圾分类文明习惯养成,让“...

  • 成都市金牛区白马寺历史文化街区白马后巷开街仪式举行

      1月12日上午,位于成都市金牛区白马后巷,热闹非凡,嘉宾云集。成都市金牛区2024年新年旧城改造标志性建筑荷花池街道白马寺历史文化街区白马后巷开街仪式暨“成都贵院.无名初”东方美学空间文化项目...

  • 2023 年 PCIM Asia 8月29日揭幕

    2023年PCIM Asia上海国际电力元件、可再生能源管理展览会将于8月29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揭幕。一众业界翘楚贤才将齐聚于这个领先亚洲的电力电子展会,探索行业最新趋势和创新发展。 即将于8月29至31日举...

  • 养老院里多温情 欢声笑语年味浓

    “加油!加油!加油!……” 1月22日下午3点过,在南岸区同辉养老中心,一群“老小孩”做游戏做得正欢。在社工和护理人员的辅助下,老人们用筷子把乒乓球大小的小球从一个筐夹到另一个筐,每夹进一个球,大家都会发...

重庆:借力“家政”小支点 做好“兴农”大文章

发布时间:2021/11/15 乡村振兴 浏览:30

上月,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家政兴农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下称《行动计划》),提出7项22条工作举措,为家政兴农工作谋划了“路线图”。
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是全面振兴乡村的题中之义。而吸纳了诸多农业劳动力的家政服务业,恰恰能发挥这样的作用。
当家政与“兴农”结合,如何激发行业发展潜力、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连日来,记者进行了调研。
观念偏差
职业认同感急需提升
站在记者眼前的罗代芳,妆容精致、衣着时尚,完完全全就是一位干净利落的职业女性,很难想象几年前她还是个伺弄一亩三分地的农村妇女。
今年39岁的罗代芳老家在武隆区双河镇木根村,2014年从农村来到重庆中心城区。“第一份工作是别人介绍的,做家务。”她回忆,第一个月拿到了3500元,因为会开车,雇主又让她负责接送小孩上学,第二个月工资就涨到了4000元。
2016年,有了一定行业经验的罗代芳跟人合伙开了家政公司,固定员工有10来人。经过几年发展,目前公司已跟一些妇幼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员工的薪酬也比较可观,比如月嫂最高能拿到一万七八千元,育儿嫂一个月工资在6500—8000元。
打拼了几年后,罗代芳对这个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门槛不高,待遇不低,能为农村妇女进城务工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但职业认同感并不高。
“说实话,我自己身上也存在这些情况。”罗代芳笑言,“一开始,我和周围的姐妹都认为干家政就是低人一等,宁愿在家闲着也不愿去干。有一段时间回家也不好意思告诉家里人自己是在做家政。”
这样的观点,得到了一些业内人士的认可:因为劳动关系的原因,很多人觉得家政服务人员是“伺候”人的,从业者自己也不太好意思向别人介绍自己的职业,缺乏职业认同感。
“要让家政从业人员得到社会尊重,首先需要从业者苦练内功。”重庆渝家人健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谈到,居民健康意识和消费理念逐步升级,健康监测、居家护理新手段新模式新产品不断涌现,推动家政服务朝着精细化、专业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应积极了解市场需求,主动增强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其次是加强平台建设,健全家政服务领域信用体系,加大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力度。
同时,社会公众也应对家政从业人员给予充分尊重与鼓励。“只有两头一起努力,才能逐步提升这个行业的职业认同感。”上述负责人强调。
门槛不高
持续稳定就业需不断提升技能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家政行业门槛相对较低,但从业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才能站住脚。
来自沙坪坝区歌乐山镇的吴昌芳今年62岁,从事家政服务行业28年,现在是一名住家保姆,负责照顾失能、失智老人每天的生活起居。“做家政改变了我的命运。”她说,丈夫病故后留下9岁的儿子和数千元的外债。为了还债,吴昌芳来到城里打工,得知有免费参加家政培训的机会还管吃管住,她毫不犹豫就参加了。如今,她早就还清了外债,还购置了两套新房,日子越来越红火。
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吴昌芳自言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要会用手机下单,遇到不懂的要会上网查询,总体来说对我们的要求是越来越高。”
回到罗代芳身上,本来是一名家政“小白”的她,也是通过不断学习,才成长为了管理者。
“育婴领域对我来说是陌生的,主要难在知识面宽,需要记的知识点多。”罗代芳说,她到家政培训学校学习育婴技能,考取了育婴员证,从婴儿的辅食喂养到说话启蒙,她基本掌握了科学育婴的专业技能。
到现在,罗代芳一共带了三四十个娃娃,在老家务农的堂妹看到她在朋友圈分享带娃的经验后,也主动要求到重庆来跟着她干。
她坦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消费人群的转变,对从业者的专业程度与职业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何与时俱进?罗代芳从自身经营角度出发,认为应推进员工制成为家政公司标配。“唯有如此,才能在社保、体检服务、居住条件改善等方面给予家政服务人员多重保障,提升他们的职业身份认同感和职业归属感。”她说,员工制的另一个好处是,减少人员流动性,使家政企业更加心无旁骛地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定制化培训课程,将家政服务纳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工作范畴,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家政人才”。
行业细分
家政服务市场空间巨大
“前后换了3名月嫂,要找到用得舒心、放心的人太难了!”渝北区的陈女士坐月子期间为高价请来的母婴护理人员伤透脑筋,“我是在一家公司请的月嫂,26天,价格2万元出头,但服务体验一言难尽:有时候照护宝宝操作不专业;有时候在玩手机、刷视频。”
说起家政服务,许多消费者“槽点”不少:值得信赖的品牌少,有需求不知从哪找;市场上企业众多,但宣传和实际经常两码事;虽然家政服务人员一般有不同星级,但究竟怎么样却常要看运气;行业缺少规范和约束,有了纠纷难以解决……这些消费端的痛点堵点,成为行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重庆渝家人健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家政服务分工越来越精细化、专业化,社会上对家政服务的需求呈井喷态势,但家政服务业仍存在供给不足、质量不高、秩序不佳、活力不强等问题,这导致了符合中高端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好保姆”比较紧缺。
“在生活现代化和服务社会化的发展趋势下,从日常保洁到收纳整理,从老人陪护到母婴护理,家政服务的业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市场需求空间巨大。”罗代芳建议,在岗家政服务人员每两年至少得“回炉”培训一次,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可通过高职扩招专项考试、专升本等多种渠道提升学历等,既可以让从业者干得安心,也能让购买服务的家庭用得放心。
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副会长、重庆新家道家政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魏欣表示,重庆人社部门现在特别重视新职业的开发,比如整理收纳师、健康照护师等,面对疫情,还有家庭消毒等等。凡此种种,早已使家政行业脱胎换骨,逐步有了“新家政”的概念。
“行业细分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巨大的就业空间。”他说,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在脱贫地区、偏远地区做好信息发布和政策宣传讲解,帮助有意愿从事家政服务的劳动力顺利外出就业;同时,加大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等的家政培训力度,按规定对符合条件的给予生活费补贴,支持各类实训基地建设等;此外,优化从业环境,稳步推进家政领域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权益保障工作;为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提供情感陪护、人文关怀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