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重庆巫山:年味集市年味浓
“踢毽子、踩高跷、制灯谜、抬工号子……”1月22日,大年初一,重庆市巫山县年味集市在三峡里·竹枝村开市,市民们一边吃着美食,一边体验非遗文化,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为迎接新春兔年,巫山县推出新春系列活动...
-
重庆巫山下庄村:百家团年迎新春
启航新征程,幸福中国年。1月20日,腊月二十九,在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126户村民代表聚在一起观看“村晚”演出,吃着“百家宴”团年饭,共话下庄村的发展变化,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一年多来,下庄村全力推...
-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玉兔奔春”新春文化系列展开展
1月19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玉兔奔春”新春文化系列展开展,50余件精选馆藏文物集中呈现,向人们讲述兔文化故事,并通过他们祝福全市人民新春快乐,兔年大吉! 据介绍,兔在十二生肖中排第四位,在众多动物中...
重庆渝中:百年石碑现身市井 时光无声岁月有痕
发布时间:2022/03/24 新闻 浏览:54
走过渝中区古老的通远门城墙遗址,黄葛树繁荫,经金汤街达领事巷,领事巷7号就在小巷深处。围墙之内,3个单元的老旧居民楼独立成院,本是繁华闹市里平平无奇的宁静一隅,却因一块距今100余年的石碑,有了更多故事。
古老石碑再现旧时光景
该处石碑是在领事巷-鼓楼巷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中发现的。目测,石碑长约1.5米、高约0.5米。近观,石碑为灰岩所造,并非与周围岩石天然一体,而是经周围岩石顶部所凿的方形孔,嵌于其中。做工讲究,想法巧妙。
碑文为行楷书写,以大、中、小号字体为区分。大号字体写“灵湫”二字,为深潭、大水池之意,可见前人的诗意与浪漫。中号及小号字体则分别为立碑缘由及立碑者的简要自我介绍。
虽因时日久远,碑文风化,字迹模糊,但依旧能从部分可见内容中窥知一二:“……初见池水一泓……出自石隙,长流于青岩……民国甲寅……”领事巷-鼓楼巷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文化顾问、重庆市复归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真飞解读,“从碑文所见,这块碑应是民国甲寅年,也就是1914年所立。当时这个地方有股清泉从山上一处缝隙源源不绝流至此处,山石上有很多青苔,于是立碑之人在此筑起水池,留下这段碑文。”
“我们也询问了居民,当时有位70多岁的老太太向我们证实,石碑所在之处的确一直有流水源源不断。”张真飞说,小区改造提升过程中,施工团队也在此发现了水池,只是已经干涸,于是“后天”再造了一个面积更大的水池,并在池中添了山石、花木等景观,也为这石碑增添了些生趣和意境。
“众所周知,重庆是山城,蓄水困难,但居然就在这当时城市的高点,有股清泉不断从石缝中流下,让人感觉惊讶。”望着石碑,张真飞如是感慨。同样让人惊讶的,还有这小区的另一处水池。该水池原本就存在于小区之内,与“灵湫”所在的水池相呼应,距离不远。居民们告诉记者,该水池不用特意蓄水,池中之水正是“灵湫”所处水池之水经地下所渗。
社区居民自发自觉保护
重庆的过往和历史,总是藏在今人的生活里。“我从1991年房子建好就搬来,在这里住了几十年了,真的觉得自己的‘家’充满着历史人文气息。”居民徐邦容说,曾经,领事巷聚集了英、德、美等国的领事馆;而今,这块有着百年历史的石碑又在小区里被发现,有时候看到它会有一种时光重叠之感。
领事巷-鼓楼巷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中,渝中区七星岗街道除了修复小区道路、维护和装饰原有水池、翻新美化居民楼栋、统一更换居民家中雨棚、在公共区域添置休闲座椅等改善和提升小区居住环境和硬件设施外,还注入了更多文化气质。小区围墙上,以图文形式展示着各国领事馆介绍,用老照片再现老重庆生活,让住在这里的人们被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所包裹,拥有了更多的自信和归属感。
当下与过去,共生于此。居民们也自发行动起来,呵护着这份历史馈赠。“我们作为这里的居民,有义务也有责任保护。”50岁的廖大妈说,她没事儿就爱在小区里走走坐坐,看到小区不文明现象必会制止,遇到外地游客也会给他们讲领事巷的历史和石碑的故事。能够把家乡的历史讲给更多人听,她觉得很有成就感。在这里住了16年的魏长英也说,前人留下的浪漫,让小区居民有了更多闲情逸致。她也会带动身边的街坊邻里一起,好好珍视这旧时光的信物,让石碑陪伴大家走过更多岁月。
上一篇: 雨中行!看社区疫情防控的“撑伞人”
下一篇: 重庆綦江:“河小青”的涓涓绿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