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成都交响乐团2025新年音乐会:璀璨之夜,音乐共鸣
随着2024年的尾声悄然临近,成都交响乐团精心筹备的2025新年音乐会如约而至,在万众瞩目中拉开了序幕。12月31日晚,成都交响乐团音乐厅内热闹非凡,这场延续了多年的文化品牌活动,今年仍以其精心策划的曲目和卓...
-
成都公布首批“微网实格”治理关爱激励礼遇措施
12月16日,由中共成都市委社会工作部、中共成都市委政法委员会、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成都市体育局指导,成都市广播电视台、中共成华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主办的“微光成炬·幸福成都”礼...
-
春暖花开 这场绿色环保主题活动“卫”你而来
2024年4月是第36个全国爱国卫生月,为进一步加强文明城市建设,推进市民群众垃圾分类文明习惯养成,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深入人心。4月12日下午,由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承...
重庆荣昌:青山致富尽开颜 柑桔园里笑声欢
发布时间:2021/11/19 乡村振兴 浏览:70
11月10日上午不到8点,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添益金秋砂糖桔种植基地里,负责人潘宏彬的手机就一直响个不停。“都是来订货和预约采摘的,今天看来有得忙了。”望着一筐筐刚从基地里采摘下来的砂糖桔,潘宏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近4年的等待,终于看到成效了。”
2018年,29岁的潘宏彬在家乡盘龙镇兴隆村8组流转110亩土地,全部用来种植金秋砂糖桔。这是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研发的、本世纪中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柑桔新品种。
“我原本在双福国际批发市场做水果生意。几年前发现,金秋砂糖桔口感好,市场销路也非常好,所以就萌发了自己种的想法。”走在柑桔园里的生产便道上,潘宏彬望向硕果累累的果园,继续说道,“村里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不少土地都无人耕种。流转土地这事儿跟大家一商量,一拍即合。”
在测土、取得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授权、土地宜机化改造后,2018年3月,潘宏彬种下了柑桔苗。重庆添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也成为荣昌首家种植金秋砂糖桔的企业。
种下树苗的第一年,潘宏彬的果园就遇到连续干旱。那段时间,潘宏彬和工人天天待在地里,抗旱保苗。“用矿泉水瓶按时定量给树苗补水。”潘宏彬解释道,虽然水管已经接到了地里,但小树苗跟婴儿一样,得“少吃多餐”、定量供应。
“无论做什么,都要讲科学。”潘宏彬说,施肥、浇水、除草、治虫,所有管理流程他都严格按照专家的指导进行,从而确保了果树的存活率以及果子的质量和产量。“今年是丰产的第一年,每棵果树挂果量有70多斤,这100多亩地产量能达20多万斤。明年起码还要增加三成。”潘宏彬说着,脸上乐开了花。
上午9点,连续多天阴雨后,太阳终于露出了头。冬日暖阳撒向果树,一颗颗黄澄澄的果子压弯了枝条,泛出金色的光芒。10余个工人,正来回穿梭在果树间,忙着采摘。
“张大爷,记得摘的时候把‘太阳果’分开装哟。”
“潘老板,记着呢。商品果和口感较差的‘太阳果’都分开放的。”
果树间,张士权抬起头回话,手中却没停下活儿。今年已经60多岁的张士权,是村里的脱贫户。从种苗开始,他就一直在潘宏彬的果园里务工。果园常年用工人数有10余人,大部分都是像张大爷一样的当地脱贫户。
“做一天活,算一天工资,一个月下来少说也能挣个2000多元吧。”说话间,张大爷已经将满满的一筐柑桔背到了生产便道旁。等待转运的间隙,他用汗巾抹了抹额头,笑得合不拢嘴:“有固定收入,生活比原来好多啰。”
早上11点,果园的另一个角落,早上打电话来预约采摘的市民已经开始忙得不亦乐乎——采摘、品尝,尽情享受田园乐趣。欢笑声弥漫在整个果园。
基地门口,一辆装满鲜果的生鲜直通车正驶出果园,发往重庆。
“今天上午销了14000斤砂糖桔,外加500件礼盒,进园采摘销售也有几百斤。”潘宏彬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受光照比较多的‘太阳果’,口感会稍微差一点,我已经委托一家酒厂用来加工成果酒了。今年预计能生产15000瓶,订单早就排满了。”
说话间,潘宏彬来到果园边,在他对面,是即将动工的基地二期项目——400亩砂糖桔种植基地。
上一篇: 助推乡村振兴 重庆审计人在行动
下一篇: “坝坝加油站”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