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玉兔奔春”新春文化系列展开展

新闻

2023 年 PCIM Asia 8月29日揭幕 2023 年 PCIM Asia 8月29日揭幕

2023年PCIM Asia上海国际电力元件、可再生能源管理展览会将于8月29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揭幕。一...

  • 养老院里多温情 欢声笑语年味浓

    “加油!加油!加油!……” 1月22日下午3点过,在南岸区同辉养老中心,一群“老小孩”做游戏做得正欢。在社工和护理人员的辅助下,老人们用筷子把乒乓球大小的小球从一个筐夹到另一个筐,每夹进一个球,大家都会发...

  • 重庆巫山:年味集市年味浓

    “踢毽子、踩高跷、制灯谜、抬工号子……”1月22日,大年初一,重庆市巫山县年味集市在三峡里·竹枝村开市,市民们一边吃着美食,一边体验非遗文化,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为迎接新春兔年,巫山县推出新春系列活动...

  • 重庆巫山下庄村:百家团年迎新春

    启航新征程,幸福中国年。1月20日,腊月二十九,在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126户村民代表聚在一起观看“村晚”演出,吃着“百家宴”团年饭,共话下庄村的发展变化,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一年多来,下庄村全力推...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玉兔奔春”新春文化系列展开展

发布时间:2023/01/25 新闻 浏览:118

1月19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玉兔奔春”新春文化系列展开展,50余件精选馆藏文物集中呈现,向人们讲述兔文化故事,并通过他们祝福全市人民新春快乐,兔年大吉!

据介绍,兔在十二生肖中排第四位,在众多动物中以温顺机敏著称,深受人们喜爱。商代,甲骨文中有“兔”字,作大头短尾兽状,商王武丁之妻妇好的墓中也随葬有兔形玉饰。

战国时期,诗人屈原用“顾菟在腹”道出了兔与月亮之间的不解之缘。“部分古代学者认为‘菟’就是‘兔’,因与人们在夜晚看到的月亮中阴影部分形状极为相似,所以,人们出于对月亮和光明的崇拜,就开始用司空见惯的兔子来代表月亮的情形。”策展人艾露露告诉记者,东汉龟座兔形柱陶灯就是其中的一个例证,该灯的柱部分,采用了胖兔装饰,主要就是希望这盏灯能够如月亮般,给黑夜带来光明。在此后两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兔渐渐被定格为民间拜月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兔也深受文人雅士喜爱。这与兔毛的实用功能密不可分。

“兔毛是中国古代毛笔的主要毫料。考古发现证实,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兔毫笔,只是各地没有统一的名称。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拂,秦谓之笔。”艾露露介绍说,因此,兔毫备受文人雅士推崇,宋代建窑黑釉兔毫瓷盏,就是很好的佐证。

该盏系黑釉瓷茶碗,因瓷釉中的放射状条纹结晶酷似兔毛而得名,北宋晚期由于士人“斗茶”之风的兴起而逐渐流行。兔逐渐成为圣者的仁慈德厚象征,后来又逐渐演变为普通百姓对健康长寿、多子多福、吉祥平安的美好愿望。

据了解,此次展览精选50余件馆藏文物,涉及瓷器、陶器、年画、印章、钱币等多个类别,共分为“有兔爰爰”“玉兔东升”“瑞兔呈祥”三个单元,从旷兔与穴兔的区别讲起,着重介绍作为猎物与食物的兔,与月亮息息相关的兔,以及为我们送来吉祥祝福的兔,希望用呆萌可爱、平凡柔软的各种兔子文物形象及其背后的故事,给市民带来治愈和温暖。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还在展厅中设计了书法、手工、许愿墙等互动体验环节,丰富市民的春节假期生活。

该展览于2023年1月19日至5月7日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三楼临时展厅C展出,感兴趣的市民、游客可免费观展。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