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重庆巫山:年味集市年味浓
“踢毽子、踩高跷、制灯谜、抬工号子……”1月22日,大年初一,重庆市巫山县年味集市在三峡里·竹枝村开市,市民们一边吃着美食,一边体验非遗文化,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为迎接新春兔年,巫山县推出新春系列活动...
-
重庆巫山下庄村:百家团年迎新春
启航新征程,幸福中国年。1月20日,腊月二十九,在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126户村民代表聚在一起观看“村晚”演出,吃着“百家宴”团年饭,共话下庄村的发展变化,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一年多来,下庄村全力推...
-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玉兔奔春”新春文化系列展开展
1月19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玉兔奔春”新春文化系列展开展,50余件精选馆藏文物集中呈现,向人们讲述兔文化故事,并通过他们祝福全市人民新春快乐,兔年大吉! 据介绍,兔在十二生肖中排第四位,在众多动物中...
重庆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额雁
发布时间:2022/12/11 新闻 浏览:60
12月7日,记者从重庆江津区林业局获悉,观鸟爱好者在长江江津支坪段观测(调查)时拍下了一只雁形目的鸟类,经过重庆观鸟会专家确认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额雁,系重庆地区首次发现,为重庆鸟类第531号新纪录。
据了解,长江江津支坪段白额雁发现地为一片洄水湾,有多个江心小岛。这里鱼类资源丰富,曾经发现小䴙䴘、白鹭、苍鹭、绿头鸭、棕扇尾莺、中华秋沙鸭等多种类别的野生鸟类在此觅食。
“白额雁,是野生大雁的一种。主要繁殖在北半球北部地区,包括北美洲和欧亚大陆,主要在长江流域的纬度越冬,在中国东部数量较多。”重庆市观鸟会会长危骞告诉记者,雁的体型与家鹅比较相似,白额雁与其他雁类的区别是额头上有白色的斑块,鸟喙一般呈粉色或橘色。白额雁喜欢生活在拥有大量草滩的湿地内,通常会在草滩或河滩上觅食,需要湿地环境干扰比较少。本次发现白额雁的地点处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是目前重庆保存最为原始和自然的长江湿地,为白额雁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栖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