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重庆巫山:年味集市年味浓
“踢毽子、踩高跷、制灯谜、抬工号子……”1月22日,大年初一,重庆市巫山县年味集市在三峡里·竹枝村开市,市民们一边吃着美食,一边体验非遗文化,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为迎接新春兔年,巫山县推出新春系列活动...
-
重庆巫山下庄村:百家团年迎新春
启航新征程,幸福中国年。1月20日,腊月二十九,在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126户村民代表聚在一起观看“村晚”演出,吃着“百家宴”团年饭,共话下庄村的发展变化,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一年多来,下庄村全力推...
-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玉兔奔春”新春文化系列展开展
1月19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玉兔奔春”新春文化系列展开展,50余件精选馆藏文物集中呈现,向人们讲述兔文化故事,并通过他们祝福全市人民新春快乐,兔年大吉! 据介绍,兔在十二生肖中排第四位,在众多动物中...
“乡村建设应从‘要我干’到‘我要干’”
发布时间:2022/07/12 新闻 浏览:73
7月8日,“看重庆乡村建设如何补短板”理论调研组来到梁平,聚焦“激发村民内生动力”主题,着重对乡村建设建后的管护情况进行调研。
8日上午,在梁平区星桥镇两路村,村党支部书记杜江东径直带着大家来到一片绿油油的稻田。“村里清扫保洁、基础设施的维护资金全靠这片稻田。”杜江东说,农村基础设施建起来容易,但后期管护是个难题。为了实现建管并重,村里将2000多亩稻田流转给4个大户耕种,后期管护除了村民实行“门前三包”、村集体出一部分资金外,主要由4个种粮大户按照60元/亩的标准交纳村级设施设备管理费。这样一来,村上的公共环境卫生有了专人管理,稻田沟渠、便道也纳入了管理。
离开两路村后,调研组又来到合兴镇龙滩村。一下车,漫山遍野的柚子树郁郁葱葱,干净整洁的农村公路蜿蜒盘桓,走到三组村民吴政万家,大家被墙上的二维码吸引。“这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评比用的。”龙滩村党支部书记何耀春说,村民扫码就知道自己有多少积分,能换哪些生活用品,“别看换的东西不贵,但收效很好。”
今年初,在市大数据局派来的驻村第一书记的帮助下,龙滩村实行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度,村民们的室内环境卫生、门前院坝干净、鸡鸭圈养等都能获得积分,到月底,村里集中评比后进行奖惩,激发了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
参观调研完梁平的两个点后,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重庆社会科学院智库建设处处长卢向虎竖起了大拇指。他说,两路村通过发展水稻产业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管护资金难题的做法,值得学习借鉴。龙滩村的积分制办法,调动了大家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花钱不多,但效果好。他建议,全市在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建管机制时,一定要因地制宜,充分尊重老百姓的意愿,实现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
市农村社会事业工作专班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市通过创新机制,激发了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创新探索了一系列建管并重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设施设备的维护难题。
截至目前,全市共评选出最美庭院7.8万户,带动清理积存或散落垃圾26.9万吨,清理沟渠9.4万公里,通过开展“最美庭院”评比、村社“红黄旗”传递等,改善了农村长期存在的脏乱差问题。同时,我市已建立起“户集、村收、乡镇清运、区域处理”四级农村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99%,40%以上的村参与了全市垃圾分类示范村创建;全市组织了38.8万志愿者参与“洁小青”青年志愿服务、巾帼植绿护绿等活动,村容村貌实现了常态化管理。
据悉,随着梁平调研活动的结束,为期五天的“看重庆乡村建设如何补短板”理论调研也圆满收官。接下来,调研组将据此形成一份调研报告,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