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残疾绣娘姜梅:用指尖创造幸福生活

新闻

2023 年 PCIM Asia 8月29日揭幕 2023 年 PCIM Asia 8月29日揭幕

2023年PCIM Asia上海国际电力元件、可再生能源管理展览会将于8月29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揭幕。一...

  • 养老院里多温情 欢声笑语年味浓

    “加油!加油!加油!……” 1月22日下午3点过,在南岸区同辉养老中心,一群“老小孩”做游戏做得正欢。在社工和护理人员的辅助下,老人们用筷子把乒乓球大小的小球从一个筐夹到另一个筐,每夹进一个球,大家都会发...

  • 重庆巫山:年味集市年味浓

    “踢毽子、踩高跷、制灯谜、抬工号子……”1月22日,大年初一,重庆市巫山县年味集市在三峡里·竹枝村开市,市民们一边吃着美食,一边体验非遗文化,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为迎接新春兔年,巫山县推出新春系列活动...

  • 重庆巫山下庄村:百家团年迎新春

    启航新征程,幸福中国年。1月20日,腊月二十九,在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126户村民代表聚在一起观看“村晚”演出,吃着“百家宴”团年饭,共话下庄村的发展变化,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一年多来,下庄村全力推...

残疾绣娘姜梅:用指尖创造幸福生活

发布时间:2022/06/13 新闻 浏览:80

针尖穿过布面,带着蓝色的丝线在布面上留下一个个精美的图案……姜梅神情专注,动作流畅,双手像灵动的舞者,在布面上肆意挥洒着自己的“舞姿”。
坐着有些久了,姜梅不得不起身舒展一下身体。
“这是以前落下的老毛病了。”今年33岁的姜梅家住綦江区古南街道。10年前,因为一场车祸,姜梅双脚受伤,前后经过4次手术依旧无法痊愈,被认定为肢体三级残疾。
“医生最开始说要截肢,但我爸妈坚持要治。”姜梅告诉记者,“因为整条腿都做过手术,现在只能走一些平地,也不能久坐。”
因为身体原因,2015年姜梅辞去了饰品店销售的工作,在家专职带孩子。
“我之前从来没接触过蜀绣。”2018年,在西南大学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研修班(蜀绣)开班,为姜梅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这个班针对残疾人设有名额,綦江区残联和村干部通知我后,我就报了名。”姜梅回忆,“辞职后一直待在家里,每天就是带娃、玩手机,家里面的事也帮不上忙,整个人都有些颓废,我想做出改变。”
蜀绣刺绣技法独特,需要久坐和耐心,对于刚入行的新人是个巨大的挑战。“基本每隔半小时就要起来活动一下身体,不然就痛得不行。”姜梅回忆,“每次起身活动都要耽误一些时间,这样往往跟不上其他学员的进度。”
于是,在培训教室,每天中午午休和晚饭后,便多了一道埋头苦绣的身影。
“有时候也觉得坚持不下来,但想到都已经做了一半了,怎么能放弃,就咬咬牙继续干。”姜梅告诉记者。
齐针、参针……通过努力,姜梅逐渐将蜀绣的基本针法掌握。2020年,在西南大学培训姜梅的老师邀请姜梅帮助制作蜀绣,姜梅欣然同意。
“老师那边有订单就发给我们,根据尺寸大小,每幅作品能收入数百到上千元。”姜梅介绍,“小的作品一般都要绣4天,大的作品往往要花费数月,我最大的一幅《麒麟》,绣了5个月。”
早上8点送孩子上学,回来开始绣,直到下午4点接孩子回家;接布、上绷、刺绣、盘银……每天近6个小时的刺绣,让姜梅将蜀绣的各个步骤刻在了骨子里,融入在记忆中。“目前,我的作品总共有二三十幅,主要以生肖为主。”姜梅介绍,“蜀绣现在不仅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爱好,‘她’为我的生活注入了新动力。”
学成归来的姜梅还主动向身边的“宝妈”、残疾人传授蜀绣技巧。
“只要有人来学、来问,我都会无偿教。”姜梅说,“蜀绣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去主动传承;对于残疾人来说,也是一门生存的手艺。”
“现在我有4名‘学生’,都是身边的‘宝妈’。我下一个目标是推动蜀绣走进残疾人群、走进特殊学校。”姜梅言语坚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