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重庆巫山:年味集市年味浓
“踢毽子、踩高跷、制灯谜、抬工号子……”1月22日,大年初一,重庆市巫山县年味集市在三峡里·竹枝村开市,市民们一边吃着美食,一边体验非遗文化,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为迎接新春兔年,巫山县推出新春系列活动...
-
重庆巫山下庄村:百家团年迎新春
启航新征程,幸福中国年。1月20日,腊月二十九,在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126户村民代表聚在一起观看“村晚”演出,吃着“百家宴”团年饭,共话下庄村的发展变化,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一年多来,下庄村全力推...
-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玉兔奔春”新春文化系列展开展
1月19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玉兔奔春”新春文化系列展开展,50余件精选馆藏文物集中呈现,向人们讲述兔文化故事,并通过他们祝福全市人民新春快乐,兔年大吉! 据介绍,兔在十二生肖中排第四位,在众多动物中...
重庆已有11.59万名易地搬迁群众实现就业
发布时间:2022/01/11 新闻 浏览:58
就业帮扶是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重要内容。1月7日,记者从市乡村振兴局获悉,截至目前,我市已有11.59万易地搬迁群众实现就业。
“脱掉贫困衣,穿上小康服。”在全市最大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黔江区城南街道青坪社区李家溪安置区,安置房的外墙上印着这样一句标语。安置房周围除了有学校、医院、超市等生活配套设施外,还有食用菌产业园、多肉植物培育基地、服装加工厂等产业。在李家溪安置区,每一户有劳动力的家庭,均有1人以上实现就业。
“搬到李家溪安置区后,我就在家门口的食用菌产业园上班,工资按计件算,多劳多得,打工的同时还能照顾到家里的老人和小孩。”脱贫户杨书说,如今不用去外地打工,自己对搬迁后的新工作很满意。
杨书易地搬迁后的成功就业,是我市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一个缩影。
“通过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完善后续扶持政策,加大对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帮扶力度,强化产业、就业、配套设施建设等帮扶支持,目前产业覆盖搬迁群众5.41万户,有11.59万名搬迁群众实现就业。”市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前不久,市发展改革委、市乡村振兴局等23个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实施意见》,提出通过做特做优特色产业、丰富拓展产品销售渠道、拓宽就地就近就业渠道、支持搬迁群众自主创业、加强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等23项措施,实现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据了解,未来我市将完善建档立卡搬迁群众就业情况动态监测和预警机制,通过进一步加强对建档立卡搬迁群众转移就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就业帮扶车间、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公益性岗位开发等项目的支持力度,扩宽安置区农产品销售渠道,优化创业融资服务进一步支持搬迁群众自主创业等措施,持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巩固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成果。
上一篇: 花溪河综合整治初见成效
下一篇: 重庆大渡口:朋友圈里的“新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