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从村民不待见变成村里好产业 重庆酉阳麻旺鸭“旺”了米旺村

新闻

养老院里多温情 欢声笑语年味浓 养老院里多温情 欢声笑语年味浓

“加油!加油!加油!……” 1月22日下午3点过,在南岸区同辉养老中心,一群“老小孩”做游戏做得正欢。在社工...

  • 重庆巫山:年味集市年味浓

    “踢毽子、踩高跷、制灯谜、抬工号子……”1月22日,大年初一,重庆市巫山县年味集市在三峡里·竹枝村开市,市民们一边吃着美食,一边体验非遗文化,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为迎接新春兔年,巫山县推出新春系列活动...

  • 重庆巫山下庄村:百家团年迎新春

    启航新征程,幸福中国年。1月20日,腊月二十九,在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126户村民代表聚在一起观看“村晚”演出,吃着“百家宴”团年饭,共话下庄村的发展变化,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一年多来,下庄村全力推...

  •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玉兔奔春”新春文化系列展开展

    1月19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玉兔奔春”新春文化系列展开展,50余件精选馆藏文物集中呈现,向人们讲述兔文化故事,并通过他们祝福全市人民新春快乐,兔年大吉! 据介绍,兔在十二生肖中排第四位,在众多动物中...

从村民不待见变成村里好产业 重庆酉阳麻旺鸭“旺”了米旺村

发布时间:2021/12/30 新闻 浏览:54

12月24日清晨6点,大山深处的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麻旺镇米旺村,天气寒冷。
村民张国富、张宗逵一早就来到村里的麻旺鸭养殖示范基地捡鸭蛋。
“麻旺鸭大概三个半月大就开始产蛋。现在基地里3500只麻旺鸭一天产蛋近2000个。”张国富拨开一个鸭蛋周围的糠壳,小心拾起轻轻放在盆里。
现在,麻旺鸭已成为当地一个特色产业。然而,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里,麻旺鸭却并不受村民待见,这是为何呢?
鸭好蛋好却不被村民喜欢
地处武陵山深处的米旺村,原名米汤窝,盛产稻米,距酉阳县城近50公里。近几年,随着外出务工的青壮年越来越多,村里闲置田地也越来越多,缺少产业支撑的米旺村成了“空心村”。
“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选好产业很重要。”黄书博2021年5月开始出任米旺村第一书记,如何盘活用好本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成了他每天琢磨的事情。
“以前我也听说过麻旺鸭,到了米旺村才第一次见到。”在村里摸了一圈情况后,黄书博发现麻旺鸭就是村里的“优质资源”。
乍一看,麻旺鸭并不出众,个头比普通鸭子也小一号。不过,当地却有两百多年的麻旺鸭选育历史。作为一种优良小型蛋鸭,麻旺鸭还在2009年被原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
可村民们似乎并不喜欢麻旺鸭,当地还流传着“千嘴万嘴,莫养扁嘴”的说法,养殖麻旺鸭的村民更是寥寥无几。
原来,麻旺鸭虽然品种不错,蛋也好,可食量大、爱招病。村民散户养殖如果规模上不去、防疫做不好、销路打不通,极有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
建养殖基地给村民做示范
麻旺鸭究竟值不值得养?黄书博进行了调研,发现其品种优良,只要做好日常消杀防疫,养殖不成问题,对接得当的话销路也不成问题。
“只有让村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果,才能让他们打消顾虑放心养。”黄书博带着驻村工作队经过充分论证和广泛调研,决定建设麻旺鸭养殖示范基地,并规划了“以点带面、培育大户、村民参与”的产业发展之路。
随后,驻村工作队与村支两委一边跑项目审批,跑项目资金,对接帮扶单位规划产品销路,一边四处为养殖示范基地寻找合适的建设用地。
2021年7月,总面积5000平方米的米旺村麻旺鸭养殖示范基地正式开工建设,并在8月18日迎来首批3500只麻旺鸭。
明年力争全村养殖两万只
10月初,气温骤变,许多麻旺鸭得了病,成天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
“麻旺鸭就是容易生病。”村支书张国华嘴里念叨着,手脚却没闲着,一天往返4趟到镇上买药,并在最短时间里学会了如何给鸭子喂药。驻村工作队也连夜请来畜牧站技术人员,赶着给鸭子打疫苗。
11月,首批3500只麻旺鸭以极低的折损率平稳进入产蛋期。
“一天天活蹦乱跳,产的蛋也越来越多。”张国富高兴地说,如今他在基地每月能领到3000元工资,“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村里产麻旺鸭蛋,每天产的蛋几乎都会被抢购一空。”
看着养在身边、长在身边的成群麻旺鸭,村民们的观念有了转变,一些村民自己也养起了麻旺鸭。目前,米旺村村民自己饲养的麻旺鸭已达2000余只。
“来年我们准备扩大规模,并带动更多村民散户养殖麻旺鸭,力争全村养殖规模达到两万只。”黄书博说,现在县里在打造“酉阳魔芋鸭”这道特色菜,可以借着这个机会,让更多人知道米旺村的麻旺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