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重庆两江新区强链补链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新闻

警示参观强意识,风清气正迎“廉节”

警示参观强意识,风清气正迎“廉节” —华润电力重庆能投资产运营有限公司组织参观重庆市党风廉政教育基地 ...

  • 惊喜现身伟菘偲菘音乐会 孙燕姿:我怎么可以不来

    #当40年浓缩成3小时 孙燕姿(中)感谢李伟菘(左)和李偲菘在她歌唱事业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伟思音乐提供)   新加坡音乐人李伟菘和李偲菘星期二(12月31日)晚上在滨海湾金沙会展中心举...

  • 成都交响乐团2025新年音乐会:璀璨之夜,音乐共鸣

    随着2024年的尾声悄然临近,成都交响乐团精心筹备的2025新年音乐会如约而至,在万众瞩目中拉开了序幕。12月31日晚,成都交响乐团音乐厅内热闹非凡,这场延续了多年的文化品牌活动,今年仍以其精心策划的曲目和卓...

  • 成都公布首批“微网实格”治理关爱激励礼遇措施

    12月16日,由中共成都市委社会工作部、中共成都市委政法委员会、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成都市体育局指导,成都市广播电视台、中共成华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主办的“微光成炬·幸福成都”礼...

重庆两江新区强链补链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2021/09/26 新闻 浏览:253

最近几天,一批外资项目密集落户两江新区。这批落户的外资项目中,有多个项目为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在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的当下,两江新区让开放型经济释放出澎湃的新动能。
强链补链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外资、外贸发展体现了一个地区的开放水平。而外资看好、外贸繁荣的重要原因,是完整、强健的产业链供应链支撑。
今年8月,两江新区围绕强链补链,提出建设“10+1”产业功能区实行链长制,聚焦汽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10大产业和协同创新区,推动土地集约节约、项目有效落地、产业成链成群、服务一体高效。
成效很快显现。在当月18日引资463亿元的集中签约中,多个产业收获重磅项目,如汽车产业,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香港思谋集团将投资3亿元设立运营中心和研发中心,围绕汽车等领域的工业需求,开发智能分析、智能预测和工艺改造升级等能力应用。
开放平台开放通道“双提升”
今年上半年,果园港提升开放能级,跑出加速度。
上半年,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完成货物吞吐量1054.22万吨,同比增长55.8%,创下历史新高。
在开放通道方面,两江新区以果园港为核心节点,实现了扩容提质:
向东,果园港集装箱系统与“长江江海联运平台”成功对接,实现“船、港、货”江海联运物流数据等公共信息交换共享;向西,中欧班列(渝新欧)实现在果园港常态化发运,上半年开行151班,基本实现2-3天开行一班;向南,果园港已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发运节点之一,着力打造宜宾/宜昌—果园—钦州—东南亚“铁水联运”特色线路,上半年开行120班;向北,渝满俄班列也从果园港出发,实现稳定开行。
得益于开放型经济、开放平台、开放通道一起发力,今年上半年,两江新区外贸进出口额达1355亿元,同比增长55%,实际利用外资13.5亿美元,贸易规模和质量显著提高。
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两江新区还通过深化国资国企、管理体制机制等重点领域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激发开放型经济活力。
今年6月,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了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重庆两江新区(自贸区)人民法院构建的涉外商事诉讼、调解与仲裁“一站式”纠纷解决机制入选。
两江新区是重庆自贸试验区核心承载区,自贸试验区两江片区形成14条可复制推广典型案例,其中3项入选全国最佳实践案例,并先后推进“先照后证”“多证合一”等改革,实现“三十一证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