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重庆涪陵治坪村退耕栽种笋竹发展林下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新闻

惊喜现身伟菘偲菘音乐会 孙燕姿:我怎么可以不来

#当40年浓缩成3小时 孙燕姿(中)感谢李伟菘(左)和李偲菘在她歌唱事业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伟思音...

  • 成都交响乐团2025新年音乐会:璀璨之夜,音乐共鸣

    随着2024年的尾声悄然临近,成都交响乐团精心筹备的2025新年音乐会如约而至,在万众瞩目中拉开了序幕。12月31日晚,成都交响乐团音乐厅内热闹非凡,这场延续了多年的文化品牌活动,今年仍以其精心策划的曲目和卓...

  • 成都公布首批“微网实格”治理关爱激励礼遇措施

    12月16日,由中共成都市委社会工作部、中共成都市委政法委员会、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成都市体育局指导,成都市广播电视台、中共成华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主办的“微光成炬·幸福成都”礼...

  • 春暖花开 这场绿色环保主题活动“卫”你而来

    2024年4月是第36个全国爱国卫生月,为进一步加强文明城市建设,推进市民群众垃圾分类文明习惯养成,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深入人心。4月12日下午,由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承...

重庆涪陵治坪村退耕栽种笋竹发展林下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1/08/25 新闻 浏览:253

时下,是竹笋收获的季节,走在涪陵区南沱镇治坪村的竹林间,不时就能看见三五成群的村民在忙着采收竹笋。
治坪村的竹林位于涪陵区南沱镇长江边,是十多年前为了保持水土、建立长江生态屏障而栽种的生态林。而今,村上的1300余亩竹林不仅让江岸变得更绿更美,更成了村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的绿色产业之一。
采笋要起早,农闲不得闲
江面波光粼粼,村道干净整洁,妇女领着孩童漫步林下,果园里聊着家长里短,辛勤劳作归来的村民偶遇相视一笑……初入这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重庆市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村,一派和美之风扑面而来。
“你看,这根笋子好大哦。”“今年这一季的笋子长得好……”
8月11日一大早,吴昌兰、钟文会等几位治坪村2组村民便在竹林中忙活着。大家动作娴熟,看准竹笋根部一刀下去,再用手一扭,一根根硕大、鲜嫩的竹笋就拎在手里,顺势一丢,竹笋就乖乖地躺进了一旁的背篼里。
村民们带着汗珠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吴昌兰说,采笋要起得早,太阳升起来后,笋子长得快,就不嫩了。这一季笋子可以采收到10月中旬,可以挣到万余元,是一年中难得的好时机。
“家中没农活、天气好的话,我们就会来砍笋子。”吴昌兰说,“平时一天能采收五六百斤笋子,收入有一两百元左右。今天不是很热,应该能砍得多一些。”
长江生态林更是老百姓的致富林
说话间,村民们的背篼已装满竹笋。大家沿着竹林中已硬化的生产便道,把竹笋背到竹林间的大路上除壳、切块、装袋。“现在采收很方便。我们装袋后,车子会来拉出去称重,就等着收钱了。”钟文会说。
钟文会一家对这片竹林特别有感情。原来,钟文会家的房屋就在竹林旁,前些年由于水土流失造成地质滑动,房屋出现了裂缝。后来竹子成林后,房屋裂缝已无明显扩张。“这片生态林栽得好,不仅有土地流转费用和采收竹笋的务工收入,还保护了水土。”
“我们治坪村长江沿线从2005年纳入退耕还林范围,选择栽种笋竹,是由于它生长快,周期短,生态适应性强,还能净化空气和美化环境。”治坪村党支部书记潘丰介绍说。
笋竹成林后,结合“三变”改革试点,治坪村引入重庆三峡笋业有限责任公司以现金入股,治坪村二组竹笋基地的123户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成立竹泰笋业股份合作社,以“合股联营、利益共享”的原则,建立起“农户+农民合作社+龙头生产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向生态要效益、向绿色要产出,使这片竹林实实在在地成长为绿化长江岸线的生态林、老百姓的致富林。
“绿水青山就是长远发展的本钱,生态优势可以变成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潘丰介绍,近年来,治坪村积极带领村民紧抓生态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引入“百竹园”“火龙果园”“柑橘园”“竹海广场”等生态服务设施,分阶段把治坪村打造成一个具有休闲、度假、田园、观光生活气息的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