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成都交响乐团2025新年音乐会:璀璨之夜,音乐共鸣
随着2024年的尾声悄然临近,成都交响乐团精心筹备的2025新年音乐会如约而至,在万众瞩目中拉开了序幕。12月31日晚,成都交响乐团音乐厅内热闹非凡,这场延续了多年的文化品牌活动,今年仍以其精心策划的曲目和卓...
-
成都公布首批“微网实格”治理关爱激励礼遇措施
12月16日,由中共成都市委社会工作部、中共成都市委政法委员会、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成都市体育局指导,成都市广播电视台、中共成华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主办的“微光成炬·幸福成都”礼...
-
春暖花开 这场绿色环保主题活动“卫”你而来
2024年4月是第36个全国爱国卫生月,为进一步加强文明城市建设,推进市民群众垃圾分类文明习惯养成,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深入人心。4月12日下午,由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承...
重庆彭水砂石小学:丰富特色校本课程 品味传统陶艺文化
发布时间:2021/11/14 教育 浏览:138
“快看,我捏了一个大南瓜。”
“拿过来,我这里这头牛正好饿了。”
11月5日,在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普子镇砂石小学的陶艺工坊里,一群满身是泥的孩子正乐滋滋地用陶泥制作各式各样的陶器,孩子们逗趣的对话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砂石小学所在地是彭水土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近年来,砂石小学以本土传统的土陶制作为载体,创建了陶艺课程文化体系,利用课后时间为孩子们培训制陶技术,传承制陶技艺。
张玉方是当地有名的制陶匠人,得知学校开设了陶艺课,他应邀来到学校,当起了孩子们的技术指导。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土窑厂非常红火,曾经有龙窑、梯窑,后来改成了四方窑,窑厂制作出来的土碗、盐水缸子、沙钵、盐罐很有市场,除了彭水,还卖到周边的区县和省市。”回忆起当年窑厂红火的景象,张玉方显得异常兴奋。
“制作陶器,关键是塑形,先要构思好自己想制作的东西,然后是手法,搓、揉、压,不同的手法得到不同的形状……”陶艺工坊里,张玉方仔细地给孩子们讲解制陶过程中的要点。
在张玉方的指导下,孩子们有条不紊地完成选矿、碾磨、过筛、沉淀等工序制作陶土,并利用各种手法捏出自己喜欢的形状。
“张爷爷,这个荷花怎么捏,我老是捏不好。”
“先要制作出花瓣,再把它们组合起来。”
游舒博是砂石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老是缠着张玉方问东问西,这学期,他刚加入到陶艺制作的兴趣班,他说,自从学习了陶艺,自己很多想法都能在陶艺课上得到实现,做出很多自己喜欢的东西。
“通过学习陶艺,我明白了家里用的陶制品是怎么制作出来的,还学会了制作笔筒、花盆等器具,学习的过程也非常快乐。”砂石小学四年级学生王元春也是陶艺班的学生,学习陶艺不到三个月,不仅学会了制作许多器具,更收获了满满的快乐。
据砂石小学陶艺老师肖永尧介绍,砂石小学的陶艺课程从2017年就开始萌芽了,利用学校闲置的瓦房作为教室,老师们自己动手进行“装修”,在张玉方师傅的指导下,集选制陶土、陶艺、烧制等功能于一体的陶艺坊终于建成了。
为了能让孩子们系统地了解制陶技艺,老师们还专门制作了校本教材,对土陶制作技术、历史、文化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下一步,我们还将深入挖掘土陶制作的文化与技艺,编制更加详尽的校本教材,让传统制陶文化在学校得以更好地传承下去。”肖永尧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