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成都交响乐团2025新年音乐会:璀璨之夜,音乐共鸣
随着2024年的尾声悄然临近,成都交响乐团精心筹备的2025新年音乐会如约而至,在万众瞩目中拉开了序幕。12月31日晚,成都交响乐团音乐厅内热闹非凡,这场延续了多年的文化品牌活动,今年仍以其精心策划的曲目和卓...
-
成都公布首批“微网实格”治理关爱激励礼遇措施
12月16日,由中共成都市委社会工作部、中共成都市委政法委员会、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成都市体育局指导,成都市广播电视台、中共成华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主办的“微光成炬·幸福成都”礼...
-
春暖花开 这场绿色环保主题活动“卫”你而来
2024年4月是第36个全国爱国卫生月,为进一步加强文明城市建设,推进市民群众垃圾分类文明习惯养成,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深入人心。4月12日下午,由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承...
西部(重庆)科学城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正式运行 力争5—10年建成长江上游最大种质资源库(圃)
发布时间:2022/01/14 科技 浏览:147
1月11日,西部(重庆)科学城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正式运行。该中心将培育50个物种的新品种,力争用5—10年建成长江上游最大种质资源库(圃),为高产优质和高附加值新品种的选育和产业化推广应用奠定基础,推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
所谓种质创新,是通过先进的遗传学手段,大规模创制生物新型素材,利用先进生物育种技术,培育革命性新品种,支撑产业迭代升级。
西部(重庆)科学城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由西南大学联合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建立,是集长江上游种质资源发掘、收集、保护、创制与利用为一体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平台。记者在现场看见,该中心一期占地2万平方米,首期入驻的有蚕、青蒿、杨树3个物种;后期将陆续开展水稻、油菜、棉花、马铃薯、甘薯、罗非鱼、茶树、黄连等物种创制研究,每一个物种入驻的空间就是一个专业化培育工厂。
“它们都是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物种。”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西南大学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夏庆友教授介绍,长江上游(西部地区)有着非常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中国大约70%的物种来源于长江上游。首批入驻的3个物种是中心的“排头兵”,在未来五年创制计划中,将力争完成家蚕全基因组创制,通过基因新技术去培育抗病、产量高、吐丝多等数百个新蚕品种;杨树是全世界种植面积最大的经济树种,团队将建成国际上规模最大的杨树基因编辑突变体库,创制具有育种价值的基因编辑遗传素材;全世界90%的青蒿产量在重庆,团队将建设青蒿种质资源库、构建覆盖青蒿重要经济性状的突变体库和萜类生物合成元件库等。
西南大学党委书记李旭锋在启动仪式上介绍,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的核心战略任务为资源保护、资源数据化和规模化种质创制与应用,研发种质创制关键核心技术与装备,强化生态环境保护、顶尖人才培育和产业转化功能等。
据介绍,该中心按“一核多园”模式规划,将培育50个物种的新品种,建设国家种业创新高地,创制出上万个模式物种突变品系、上千个生产实用品系、上百个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品种,培育3—4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种质创制千亿级产业集群。
上一篇: 西部(重庆)科学城加速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下一篇: 重庆“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加速补链强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