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technolog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重庆用好地铁“活塞风” 建筑更温暖更节能

新闻

惊喜现身伟菘偲菘音乐会 孙燕姿:我怎么可以不来

#当40年浓缩成3小时 孙燕姿(中)感谢李伟菘(左)和李偲菘在她歌唱事业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伟思音...

  • 成都交响乐团2025新年音乐会:璀璨之夜,音乐共鸣

    随着2024年的尾声悄然临近,成都交响乐团精心筹备的2025新年音乐会如约而至,在万众瞩目中拉开了序幕。12月31日晚,成都交响乐团音乐厅内热闹非凡,这场延续了多年的文化品牌活动,今年仍以其精心策划的曲目和卓...

  • 成都公布首批“微网实格”治理关爱激励礼遇措施

    12月16日,由中共成都市委社会工作部、中共成都市委政法委员会、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成都市体育局指导,成都市广播电视台、中共成华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主办的“微光成炬·幸福成都”礼...

  • 春暖花开 这场绿色环保主题活动“卫”你而来

    2024年4月是第36个全国爱国卫生月,为进一步加强文明城市建设,推进市民群众垃圾分类文明习惯养成,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深入人心。4月12日下午,由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承...

重庆用好地铁“活塞风” 建筑更温暖更节能

发布时间:2021/11/08 科技 浏览:169

11月3日,由重庆大学李百战教授主持完成的“建筑热环境理论及其绿色营造关键技术”,在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为建筑热环境低碳节能提供理论方法、技术、产品装备等。
据了解,我国近20年来建筑体量和建造能力快速提升。但由于我国缺乏建筑热环境理论和营造技术,长期参照欧美标准和方法,导致建筑能耗高,热舒适差。
“在建筑能耗方面,其中约2/3被用于建筑热环境营造。”李百战介绍,于是,从2002年开始,团队开始进行建筑热环境研究。
团队首先创建了动态环境人体热舒适自适应理论,建立适合不同地域的热舒适评价方法。团队相关成员介绍,不同的气候区应该有不同的设计和营造方法。
有了理论指导后,团队提出基于人体热舒适的建筑热环境节能设计方法与新技术,构建热环境绿色营造技术标准体系。如结合现代分子生理学研究,对大型公共建筑提出以环境舒适和能源高效利用为目的的设计方法;并配合温度、湿度、风速等多种参数,使环境能够高效、智能化满足人体热舒适度需求。
每个项目团队都因地制宜进行环境设计,如在地铁站,车辆进入隧道时会带来“活塞风”,团队进行合理设计,利用好风能。目前,项目成果已应用于国家体育场、重庆机场等30余项重大工程,获联合国全球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奖。该技术近3年带来新增产值35.72亿元,新增利润4.7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