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重庆渝中:情有独“钟” 母城匠人吴玉庆五十载匠心守护美好时光

新闻

警示参观强意识,风清气正迎“廉节”

警示参观强意识,风清气正迎“廉节” —华润电力重庆能投资产运营有限公司组织参观重庆市党风廉政教育基地 ...

  • 惊喜现身伟菘偲菘音乐会 孙燕姿:我怎么可以不来

    #当40年浓缩成3小时 孙燕姿(中)感谢李伟菘(左)和李偲菘在她歌唱事业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伟思音乐提供)   新加坡音乐人李伟菘和李偲菘星期二(12月31日)晚上在滨海湾金沙会展中心举...

  • 成都交响乐团2025新年音乐会:璀璨之夜,音乐共鸣

    随着2024年的尾声悄然临近,成都交响乐团精心筹备的2025新年音乐会如约而至,在万众瞩目中拉开了序幕。12月31日晚,成都交响乐团音乐厅内热闹非凡,这场延续了多年的文化品牌活动,今年仍以其精心策划的曲目和卓...

  • 成都公布首批“微网实格”治理关爱激励礼遇措施

    12月16日,由中共成都市委社会工作部、中共成都市委政法委员会、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成都市体育局指导,成都市广播电视台、中共成华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主办的“微光成炬·幸福成都”礼...

重庆渝中:情有独“钟” 母城匠人吴玉庆五十载匠心守护美好时光

发布时间:2022/06/27 新闻 浏览:325

上个世纪,想要查看时间,钟表是最常见的记录工具。转动的表针,唤起了人们对时光流逝的关注,而钟表匠,便是时间的守护者,修理的除了机器本身,还有其对钟表的感情和回忆。
今年67岁的吴玉庆,他的工作和生活就与钟表息息相关。受父亲影响,吴玉庆从小就与钟表结缘,与“时间”打了大半辈子交道。一张老旧的修表台,台面上放着一套修理工具——镊子、螺丝刀、开表器、放大镜等,这些在外行看来极为陌生的工具,在吴玉庆眼里却是再熟悉不过的“老朋友”。
“我正式接触修理钟表,其实是在13岁。”虽已过去50余年,但回想起第一次修理钟表的场景,吴玉庆仍记忆犹新。13岁,吴玉庆刚迈入初中,那个时候学校每天只上半天课,父亲为了让他有事可做,就把朋友拿来的钟表带回家让他学着修理和琢磨。“刚开始都是父亲教我怎么拆,怎么修。我先看着他示范一遍,然后自己再一遍遍重复拆、装、修,逐渐对各个步骤熟悉起来。”这个过程用言语表述着轻松简单,但做好实则很难。
正如吴玉庆父亲所言,在各个行业中,修表是相对较难的一个工作,结构复杂、零件多,对修理者的要求很高。那个年代大家的生活水平还比较低,戴表的人并不多,家家户户最常见的就是钟,修理的量也比表多,所以最开始,吴玉庆只按父亲的要求学习修钟。
回忆多年前学艺的场景,修表的技术和工具并没有现在先进,凭的都是修理师傅的高超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修表匠心细如发,心静如水,来不得一丝一毫的差错。不仅要把钟表修好,还得让钟表时间走得准。一颗细腻心、两只勤劳手,戴上维修钟表的专用放大镜,拆开一块小手表,光阴的大世界就此开启。
50余年里,吴玉庆凭自己的精湛技艺,在行业内做到了有口皆碑,一路走来,他始终铭记着自己第一次修钟表时,父亲对他讲的简单道理,“做这行,不但要心细,还要坐得住。”讲到这里,吴玉庆不禁回想起了一次印象很深的返修经历。
1998年,顾客的名贵手表拿到店里修理后突然又出现了问题,便找到了吴玉庆需要返修。“当时还是很纳闷的,我的返修率很低,不应该出现这样的问题。”加上该表的价格,让吴玉庆更加愁闷。想到父亲的教诲,他深知慌乱是不行的,一定要静下心好好分析找原因。丰富的经验、过硬的技术加上他的耐心,很快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原来是在安装的过程中,调和轮的一侧没有装平整,两侧的高度相差10丝左右。
如今,吴玉庆的技术已算是炉火纯青,每年修理的手表中最多只有一块会返修,他常常也说:“做我们这个行业,就是不能辜负顾客、辜负手表。”
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维修钟表不难,难的是用匠人之心几十年如一日地对待。在普通人心里,钟表可能只是记录时间的机器,但在吴玉庆的心里,钟表还代表着一代人保存往昔的岁月和记忆。
时代在向前,城市也在发展变迁,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内涵就如钟表工匠们精心修复的钟表,在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同时,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钟表在双手中升华的每一个过程。
吴玉庆一直在坚持用厚积薄发的工匠精神去对待每一块钟表,同时这也是他一生追求的职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