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2021年重庆财政账本公布 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八成

新闻

养老院里多温情 欢声笑语年味浓 养老院里多温情 欢声笑语年味浓

“加油!加油!加油!……” 1月22日下午3点过,在南岸区同辉养老中心,一群“老小孩”做游戏做得正欢。在社工...

  • 重庆巫山:年味集市年味浓

    “踢毽子、踩高跷、制灯谜、抬工号子……”1月22日,大年初一,重庆市巫山县年味集市在三峡里·竹枝村开市,市民们一边吃着美食,一边体验非遗文化,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为迎接新春兔年,巫山县推出新春系列活动...

  • 重庆巫山下庄村:百家团年迎新春

    启航新征程,幸福中国年。1月20日,腊月二十九,在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126户村民代表聚在一起观看“村晚”演出,吃着“百家宴”团年饭,共话下庄村的发展变化,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一年多来,下庄村全力推...

  •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玉兔奔春”新春文化系列展开展

    1月19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玉兔奔春”新春文化系列展开展,50余件精选馆藏文物集中呈现,向人们讲述兔文化故事,并通过他们祝福全市人民新春快乐,兔年大吉! 据介绍,兔在十二生肖中排第四位,在众多动物中...

2021年重庆财政账本公布 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八成

发布时间:2022/01/21 新闻 浏览:43

1月19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21年度重庆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重庆日报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1年,重庆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835亿元,其中,民生支出占比持续保持八成左右。
据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虹介绍,2021年,重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85亿元,完成预算的103.9%,同比增长9.1%。其中,税收和非税收入的增幅分别为7.9%和11.7%。税收的增长,主要源于产业恢复、动能释放、企业效益改善带来的经济稳定增长。
同时,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预算的94.3%,同比下降1.2%。主要原因是2020年中央一次性的特殊转移支付政策在2021年退出。
从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具体科目来看,科学技术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教育支出持续保持增长势头。其中,科学技术支出达92.8亿元,同比增长12.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19.6亿元,同比增长7.2%;教育支出794.9亿元,同比增长5.3%。
政府性基金预算方面,收入2358亿元,完成预算的116.7%,同比下降4.1%。其中土地出让收入2044亿元,同比下降7.2%;支出2953亿元,完成预算的87.8%,同比下降5.7%。政府性基金收入和支出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2020年有中央分配的抗疫特别国债收入及其安排的支出。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方面,收入104亿元,完成预算的119.5%,同比增长5.6%;支出40亿元,完成预算的96.3%,同比下降22.7%。主要原因是加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力度,增强资金统筹,相应在这本预算的列支减少。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方面,收入2546亿元,完成预算的113.4%,同比增长31.5%,主要原因是应对疫情冲击的阶段性社保降费政策到期停止执行;支出2073亿元,完成预算的97.4%,同比增长7.2%。其中,养老、医疗、工伤三项支出均为增长态势。
李虹分析,从具体收支看,2021年度重庆财政收支呈现出三个特点。
一是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增强。具体体现为:与预期相比,在疫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能源短缺等多重挑战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分别高于预期4.1个百分点和1.9个百分点,基本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分税种看,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保持较快增长,占税收的比重接近六成,较上年提升3.7个百分点;分区域看,主城都市区、渝东北和渝东南分别增长7.7%、9.7%和14.1%,协同性有所增强。
二是财政收支的平衡性增强。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率为47.3%,自给率较上年提升4.5个百分点左右。
三是市对区县的保障性增强。数据显示,剔除2020年应对疫情、暴雨洪灾对区县的一次性补助,以及按中央改革要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实行市级统筹的改革性因素,2021年,市对区县转移支付增长了4.2%。
“从2021年一年时间的运转来看,上述四本预算(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有效保障了重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所需,区域协调、科技创新、政府投资、开放高地、生态环保、乡村振兴、产业升级等重大决策部署得到有效保障。”李虹说。
与此同时,相关政策为科技创新注入了更多资金“活水”。2021年,全市财政科技支出92.8亿元,增长了12.1%,高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幅13.3个百分点;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预计达到2.21%,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5%。
“科技创新,事关发展,事关未来,财政必须‘舍得’。”李虹说,接下来,重庆将围绕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总目标,坚持把科技作为支出重点优先保障,优化财政科技经费管理,用财政资源的有效配置赋能科技创新。
按照相关计划,“十四五”的五年时间里,市级将新增财政科技投入50亿元。同时,用科创投基金重点支持西部(重庆)科学城和两江协同创新区建设,集中资金精准支持超瞬态、健康医疗等大科学装置和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