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成都市金牛区白马寺历史文化街区白马后巷开街仪式举行
1月12日上午,位于成都市金牛区白马后巷,热闹非凡,嘉宾云集。成都市金牛区2024年新年旧城改造标志性建筑荷花池街道白马寺历史文化街区白马后巷开街仪式暨“成都贵院.无名初”东方美学空间文化项目...
-
2023 年 PCIM Asia 8月29日揭幕
2023年PCIM Asia上海国际电力元件、可再生能源管理展览会将于8月29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揭幕。一众业界翘楚贤才将齐聚于这个领先亚洲的电力电子展会,探索行业最新趋势和创新发展。 即将于8月29至31日举...
-
养老院里多温情 欢声笑语年味浓
“加油!加油!加油!……” 1月22日下午3点过,在南岸区同辉养老中心,一群“老小孩”做游戏做得正欢。在社工和护理人员的辅助下,老人们用筷子把乒乓球大小的小球从一个筐夹到另一个筐,每夹进一个球,大家都会发...
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为引领 推动重庆市城乡融合发展
发布时间:2021/11/02 新闻 浏览:171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将共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作为重要任务。重庆为此已经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将如何落实该项任务?10月27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朱江接受了记者采访,对《规划纲要》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解读。
“《规划纲要》提出,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为目标,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加快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对此,重庆坚决予以落实。”朱江介绍,2020年以来,重庆西部片区纳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下称试验区)布局,《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实施意见》《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重庆西部片区实施方案》相继出台。坚持试点引路,扎实推进试验区重庆西部片区建设,带动全市以区县域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城乡发展差距逐步缩小。
数据显示,2020年,重庆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比上年增长6.6%。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45:1,较上年缩小0.06。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构建。
让“人、地、钱”在乡村汇聚
城乡要素双向流动通道更畅
《规划纲要》提出,推动城乡要素高效配置。促进城乡人口有序流动,深化城乡土地制度改革,增强城乡建设资金保障。
朱江介绍,重庆围绕“人、地、钱”等要素,扎实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各项改革试验,畅通阻碍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堵点”,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汇聚的良性循环。
在户籍制度改革领域,重庆全面放开落户限制,仅中心城区要求就业年限达到2—3年,且对大中专毕业生、留学回国人员、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不设就业年限门槛。
同时,在全市推进“互联网+”户政服务,川渝黔三省市户口迁移“跨省通办”逐步推进,城市落户“无条件”、办理落户“无梗阻”初步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步伐加快。
户籍改革“松绑”效果显著。今年1—9月,全市办理非户籍人口落户城镇39.5万人,其中农业转移人口20.3万人。截至今年9月,全市办理跨省市户口迁移7.34万人次,其中迁入重庆5.36万人次。人口加速向主城都市区集聚,2020年主城都市区人口达到2112万人。
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领域,重庆探索多种形式放活土地经营权,稳步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化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试点,扩面推进“三变”改革,全面推开“三社”融合。
截至2020年底,全市农村承包地流转率达到44.1%,规模经营集中度达到36.9%。地票交易额突破660亿元。“三变”改革试点扩大到591个村。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试点,9033个村完成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
统一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推进制度并轨
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加快实现
《规划纲要》提出,推动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动城乡一体规划、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
“这关系着千万城乡人民的生活品质和发展前景。”朱江介绍,为此,重庆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向乡村覆盖,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规划蓝图开始“下乡”,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更加完善。重庆统筹编制《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区县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提升村庄编制质量,实现区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截至目前,全市8015个行政村管控型规划应编尽编,其中依据建设项目优化深化的实用性村规划已批准3962个,在编2714个。
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更大。重庆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五沿带动、全域整治”行动,提升农村水、电、路、讯基础设施,城乡基础设施加速一体化。截至2020年底,全市累计建成“四好农村路”16万公里,行政村公路通畅率达到100%,水、电、路、讯基础设施网络实现城乡全覆盖。
“硬件”跟上,“软件”也要同频。重庆统一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推进制度并轨。全市推广区县域教育联合体和卫生健康共同体,开展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开展国家职业教育省域改革试点,完善社区医疗、养老、托育等服务设施,全面推进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目前,全市有效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推动重庆电力高专等8个市属院校在主城新区布局。医共体“三通”试点实现全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有效提升。江北区提前两年实现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
乡村经济迈向多元、农民收入渠道拓宽
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明显
《规划纲要》还提出,推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
朱江表示,产业是乡村发展的“引擎”。重庆立足本土产业特色,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因地制宜发展都市农业和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推动生产、加工、科技、品牌一体化发展。挖掘特色资源,推动农文旅融合深度融合,城乡产业协同联动更加紧密。2020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1803亿元,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3163亿元,实现乡村旅游综合收入658亿元。潼南区建设柠檬产业研究院,研发柠檬精深加工技术约300项,柠檬种植面积达200余平方公里,相关经验被纳入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经验向全国推广。
重庆持续发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精品特色小镇等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以点带面”作用,汇聚城乡产业发展要素。累计成功创建重庆柠檬、荣昌猪、三峡柑橘、长江上游榨菜等4个国家级农业产业集群和万州、涪陵、江津、潼南、丰都、奉节等6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44个市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吸纳返乡创业企业1600余家,带动2.5万人就业。荣昌安陶小镇入选全国20个精品特色小镇,其在促进产城人文融合方面的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为培养农村经营主体发展壮大,重庆完善农村资产抵押权能,吸引城市资本入乡,培育一批新兴市场主体,夯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基础。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实现农村产权抵押融资1696.5亿元。累计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3716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16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77万个、家庭农场3.26万个。年底有望动态消除农村集体经济“空壳村”。今年上半年,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9000元。
上一篇: 大干120天 渝湘复线高速建设进度再加速
下一篇: 大力推进川渝公共服务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