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惊喜现身伟菘偲菘音乐会 孙燕姿:我怎么可以不来
#当40年浓缩成3小时 孙燕姿(中)感谢李伟菘(左)和李偲菘在她歌唱事业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伟思音乐提供) 新加坡音乐人李伟菘和李偲菘星期二(12月31日)晚上在滨海湾金沙会展中心举...
-
成都交响乐团2025新年音乐会:璀璨之夜,音乐共鸣
随着2024年的尾声悄然临近,成都交响乐团精心筹备的2025新年音乐会如约而至,在万众瞩目中拉开了序幕。12月31日晚,成都交响乐团音乐厅内热闹非凡,这场延续了多年的文化品牌活动,今年仍以其精心策划的曲目和卓...
-
成都公布首批“微网实格”治理关爱激励礼遇措施
12月16日,由中共成都市委社会工作部、中共成都市委政法委员会、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成都市体育局指导,成都市广播电视台、中共成华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主办的“微光成炬·幸福成都”礼...
重庆开州种植“九月青”青花椒3000亩成就致富大产业
发布时间:2021/07/15 新闻 浏览:257
清香四溢、椒麻味足。眼下正是花椒收获的季节,开州区敦好镇青松村的花椒也迎来了首个大丰收。
青松村位于敦好镇东北部,最高海拔1260米,是一个坡多地少、林多田少、贫瘠落后的小山村。
多年来,外出务工是该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2018年,该村引导村民因地制宜种植“九月青”青花椒3000亩,通过统一管理、深加工、拓宽销路等方式,将“小花椒”做成了大产业,探索出了一条产业富民的新路子。
花椒试产见成效
记者在青松村8组看到,葱葱郁郁的花椒树上结满了散发着香味儿的花椒,几十名戴着防晒帽和手套的村民正加紧采收花椒。
“你看,我们的花椒又大又饱满,香麻味儿足得很,好远都能闻得到。”青松村党支部书记刘鉴自豪地向外地来的采购商介绍道。
“我们2018年种植的1500亩花椒今年开始挂果,刚好赶上花椒的价格攀升,前来收购花椒的客商很多,大家高兴得很,干活更有劲儿了。”青松村8组组长张廷炳说。
据介绍,青松村今年花椒总产量可达10万多斤,利润约30万元。村民在花椒基地打工每月可以挣到一两千元的工资,还有土地入股分红。
延伸产业链增收
丰收的鲜花椒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卖出去,就会发霉、变色、腐烂,严重影响花椒品质和效益。青松村在村里修建了花椒加工房,并于今年7月正式投用,这给村民吃下了“定心丸”。
临近中午,村民将采收的花椒陆续运到加工房。加工房里,一台台机器正发出隆隆声响,开足马力对鲜花椒进行烘干、筛选等处理。据介绍,该加工房集烘干、精选、冷藏等功能于一体,对鲜花椒的深加工,提升花椒的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鲜花椒加工成干花椒后,不但不会坏,而且麻味、香味更浓,我们的花椒都卖到广东、四川、河北、上海等地了。”加工房负责人张莉说,村里的干花椒不仅品质好,而且通过统一包装后,也上了档次,销路越来越宽。下一步,村里还打算购买更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做大做响花椒品牌,让老百姓能有更大的收益。
“种花椒的路子越走越宽,我们的信心越来越足,现在大家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好日子越来越红火,我们村一定能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村民们高兴地说。
日子越过越幸福
采收花椒是一件苦差事,村民在狭小的树缝间,将长满花椒和长刺的枝条剪断,再修剪成长短约50厘米的短枝,最后整齐地包扎打捆……干完这些,不少村民身上出现了被花椒刺刺出的血印。
采收花椒虽然辛苦,但花椒林里仍传出村民爽朗的笑声,因为他们知道,花椒是增收致富的“金疙瘩”,是乡村振兴的“摇钱树”。
“别看现在村里人旺、产业旺,前几年却是人人都往外面跑,到处都是死气沉沉的。”刘鉴说,2018年,村里决定大规模发展花椒产业,采取村集体+专业合作社+大户+农户的方式抱团发展,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增收渠道,大家才愿意留下来,村里才有了人气。
“我家的8亩土地全种上了花椒,1亩能收100多斤干花椒,按每斤30元计算,年收入有两万多元。”今年60多岁的张廷炳笑着说,现在他家除了花椒收入,他在基地打工还能挣到一笔钱,这样的日子是越过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