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重庆巫山:年味集市年味浓
“踢毽子、踩高跷、制灯谜、抬工号子……”1月22日,大年初一,重庆市巫山县年味集市在三峡里·竹枝村开市,市民们一边吃着美食,一边体验非遗文化,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为迎接新春兔年,巫山县推出新春系列活动...
-
重庆巫山下庄村:百家团年迎新春
启航新征程,幸福中国年。1月20日,腊月二十九,在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126户村民代表聚在一起观看“村晚”演出,吃着“百家宴”团年饭,共话下庄村的发展变化,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一年多来,下庄村全力推...
-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玉兔奔春”新春文化系列展开展
1月19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玉兔奔春”新春文化系列展开展,50余件精选馆藏文物集中呈现,向人们讲述兔文化故事,并通过他们祝福全市人民新春快乐,兔年大吉! 据介绍,兔在十二生肖中排第四位,在众多动物中...
重庆彭水:马峰社区蔬菜种植助农增收
发布时间:2022/06/12 产业 浏览:21
初夏时节,彭水县新田镇马峰社区蔬菜大棚里,圆滚滚的茄子、绿油油的辣椒、细长的黄瓜,各类蔬菜生机盎然,长势喜人。
在番茄大棚内,村民们穿梭其中,忙着采摘、装箱,送往周边市场。
“我们的蔬菜首先是保供县内市场,在满足县内市场的需求前提下,我们主要还销往湖北、黔江、武隆、酉阳等地。”蔬菜基地负责人李明琴说。
据李明琴介绍,这个蔬菜基地占地面积50余亩,大棚30几个,年产各类蔬菜160吨左右。
近段时间,基地每天都有10多个村民忙着采摘、分拣、装车。据了解,基地坚持田间精细管理,着力培育打造精品早夏蔬菜,辣椒、茄子、番茄、苦瓜等多种蔬菜,比其他地区提前了30天上市,深受顾客青睐。
“水果番茄就是圣女果,今年我试种了一亩多,一株产量预计可以产10多斤,一亩地产值在1万元以上,现在已经是第三次采摘了。”李明琴说。
近年来,马峰社区把蔬菜产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来抓,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
蔬菜种植不仅有效促进了菜农增收,也带动了当地和周边群众就业增收,每年蔬菜种植和收获季节,能吸纳不少务工人员到蔬菜基地从事蔬菜采摘、收运等工作。
一季又一季的蔬菜种植,让这些来蔬菜基地的务工人员每人每年可实现收入1万元左右,有效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马峰社区居民马平在蔬菜种植基地工作,在这里不仅能增加收入,而且还能学到蔬菜种植技术。
“在家门口干活,现在每天采摘时间是半天,工资100元。”马峰社区居民马平说。
在马峰社区,四通八达的产业路将一片片蔬菜基地紧紧地连在一起,在蔬菜基地里,李明琴和几个菜农来回地将蔬菜搬到货车上,站在货车边一位来自湖北恩施收购蔬菜的老板说:“马峰社区的蔬菜品质好,我们已经合作很多年了,我跟菜农们都很熟悉,我跟他们都是订单收购,保障了群众种出来的蔬菜能卖出好价钱。”
“接下来,蔬菜基地还将依靠科技提质增效,加大新品种的引进,提升整体种植水平,带动当地更多的村民参与蔬菜种植,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以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谈起接下来的打算,李明琴信心满满。
在马峰社区,像李明琴一样种植蔬菜的村民还有很多,社区共有60户农户种植蔬菜,种植大户就有19户,其种植规模都在20亩以上。
“我们根据时令季节发展多品种、小规模、高品质的蔬菜产业基地,主要以种植白菜、青菜、辣椒、茄子等时令蔬菜为主。同时,社区还邀请专业技术人员给种植的农户开展技术培训,增强群众在选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治理等方面的知识,有效保证了蔬菜的品质。”李明琴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来,新田镇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依托区域优势、气候条件和农民种养习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让不少村民通过种植蔬菜达到了增收,享受到种植蔬菜带来的新“钱景”。
上一篇: 重庆万州余家镇:花椒熟 村民富 日子甜
下一篇: 重庆彭水:小油坊“榨”出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