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 enterprise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企业 > 重庆市交通工程质量检测公司创新研发信息采集、分析系统 大数据“把脉” 隧道病害“诊断”简单了

新闻

春暖花开 这场绿色环保主题活动“卫”你而来 春暖花开 这场绿色环保主题活动“卫”你而来

2024年4月是第36个全国爱国卫生月,为进一步加强文明城市建设,推进市民群众垃圾分类文明习惯养成,让“...

  • 成都市金牛区白马寺历史文化街区白马后巷开街仪式举行

      1月12日上午,位于成都市金牛区白马后巷,热闹非凡,嘉宾云集。成都市金牛区2024年新年旧城改造标志性建筑荷花池街道白马寺历史文化街区白马后巷开街仪式暨“成都贵院.无名初”东方美学空间文化项目...

  • 2023 年 PCIM Asia 8月29日揭幕

    2023年PCIM Asia上海国际电力元件、可再生能源管理展览会将于8月29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揭幕。一众业界翘楚贤才将齐聚于这个领先亚洲的电力电子展会,探索行业最新趋势和创新发展。 即将于8月29至31日举...

  • 养老院里多温情 欢声笑语年味浓

    “加油!加油!加油!……” 1月22日下午3点过,在南岸区同辉养老中心,一群“老小孩”做游戏做得正欢。在社工和护理人员的辅助下,老人们用筷子把乒乓球大小的小球从一个筐夹到另一个筐,每夹进一个球,大家都会发...

重庆市交通工程质量检测公司创新研发信息采集、分析系统 大数据“把脉” 隧道病害“诊断”简单了

发布时间:2022/09/13 企业 浏览:407

企业名片

重庆市交通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位于两江新区水土新城,以“交通工程养护医院”为发展定位,其研发生产的隧道智能快速检测等装备,解决了前端数据采集标准化和精准化的问题,可在不中断交通的情况下快速识别结构物表观病害。

与此同时,该企业建成了大数据平台,结合每一条隧道的“病历”,针对不同病害确定最优“诊疗”方案,大幅提高交通工程养护的效率。

2022年,该公司获评重庆市“专精特新”企业称号。

9月7日,又一台在千里之外完成任务的隧道检测车,风尘仆仆回到位于两江新区水土新城的重庆市交通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交通检测”)。

这次检测的隧道,远在与重庆相隔1700多公里的广东省汕头市。汕头的客户为啥要大费周章,从重庆调用这种检测设备?“因为我们这种设备的检测效率高、信息采集效率高,更重要的是有大数据作支撑,可以在第一时间确定隧道病害‘诊疗’方案。”重庆交通检测执行董事黄伟宏介绍。

今年4月,他们研发的这套隧道智能快速检测、分析系统刚刚通过“大考”:重庆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的专家组经过严格测试,评定其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数据采集:检测车跑得快又“看”得清

隧道病害检测,是交通工程质量检测中难度最大的项目之一。

重庆交通检测的隧道检测车到底好在哪里?让我们先来看看传统的检测方式。

传统检测,需要登高车把检测人员托至高处。车辆以极慢的速度走走停停,检测人员用肉眼观察隧道衬砌,一边对病害进行拍照,一边测量并记录病害位置、形状、尺寸等数据。

这样的方式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效率低,每天只能采集约2公里的隧道病害信息。同时,由于检测车辆行驶缓慢,检测前必须对相关路段实施封闭,不可避免地导致交通拥堵。

与此同时,检测人员的观察和判断主观性强,对许多病害的识别和记录存在偏差,导致后续的处置无法“对症下药”。

反观隧道检测车,它可以按照正常的行车速度开展检测工作,不用封路,车上只需配备两人,一人开车,另一人操作车载的工业相机对隧道衬砌进行拍照,采集病害信息。检测车在路上行驶一个来回,信息采集就完成了。

当隧道检测车以8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时,车载工业相机采集500米的隧道衬砌图像用时不到1分钟,但文件大小却超过25GB。

如此大的图像,意味着它具有极高的分辨率。这些图像可以呈现裂缝、剥落、渗水、泛碱、钢筋外露等病害,对裂隙的呈现精度达到0.2毫米。

数据说话:确定病害“治疗”最优方案

得益于检测车的“火眼金睛”,隧道内的各种病害数据能够被标准化、精准化地记录,随后输入大数据平台。

在重庆交通检测研发的隧道智能快速检测、分析系统这一个大数据平台中,检测车属于前端的数据采集部分。

黄伟宏介绍,隧道检测一般一年一次,隧道检测车在采集病害数据时,可以自动感知并记录摄像机的高度、旋转角度、与洞壁的距离等位置信息。

因此,即使车辆每次检测的运动轨迹不完全一致,系统也可以根据精密的算法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修正,使多次检测所得到的病害图像具有可比性,并在此基础上为隧道建立“病历”。

传统检测只对单次任务负责,因此,被判断为无需修复的小病害,可能快速发展导致隧道大修。而有了动态记录的“病历”,工作人员就可以基于大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进而预判病害发展趋势,对发展过快的病害提前修复,不再发展的病害则从简修复或维持现状,由此降低隧道大修频率。

2019年,这一隧道智能快速检测、分析系统在重庆绕城、渝湘等多条高速公路的多个路段投入使用。一般情况下,隧道养护成本会逐年增长,根据统计和测算,这种按需养护模式,则可使隧道常态化保持良好技术状况,实现在5—10年运营周期内养护成本不增加。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就是一家‘交通工程养护医院’。”黄伟宏说。

蹚出新路:已完成千余公里隧道检测

近年来,交通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很少有企业愿意尝试。”黄伟宏坦言,他们大胆搞研发,是希望通过创新建立技术优势,蹚出一条新路子来。

2016年,重庆交通检测迈出了搞研发的重要一步。当时,相对简单的路面检测已经可以输出标准化和精准化的数据,公司开始顺势打造自己的管养大数据平台。

2018年,重庆交通检测又马不停蹄地启动了隧道智能快速检测、分析系统的研发,在2019年研发成功并投入使用。

目前,重庆交通检测使用这一系统已累计完成超过1000公里隧道检测,积累了超过10万个隧道病害数据样本。

2021年,重庆交通检测联合重庆市交通规发中心、四川云检等外部单位启动了智慧试验室管理系统和路面病害快速识别系统的研发和应用,逐步形成了涵盖路桥隧成套数智化检测服务产品。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