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education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智联友道杯”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31支队伍获得一等奖

新闻

警示参观强意识,风清气正迎“廉节”

警示参观强意识,风清气正迎“廉节” —华润电力重庆能投资产运营有限公司组织参观重庆市党风廉政教育基地 ...

  • 惊喜现身伟菘偲菘音乐会 孙燕姿:我怎么可以不来

    #当40年浓缩成3小时 孙燕姿(中)感谢李伟菘(左)和李偲菘在她歌唱事业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伟思音乐提供)   新加坡音乐人李伟菘和李偲菘星期二(12月31日)晚上在滨海湾金沙会展中心举...

  • 成都交响乐团2025新年音乐会:璀璨之夜,音乐共鸣

    随着2024年的尾声悄然临近,成都交响乐团精心筹备的2025新年音乐会如约而至,在万众瞩目中拉开了序幕。12月31日晚,成都交响乐团音乐厅内热闹非凡,这场延续了多年的文化品牌活动,今年仍以其精心策划的曲目和卓...

  • 成都公布首批“微网实格”治理关爱激励礼遇措施

    12月16日,由中共成都市委社会工作部、中共成都市委政法委员会、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成都市体育局指导,成都市广播电视台、中共成华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主办的“微光成炬·幸福成都”礼...

“智联友道杯”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31支队伍获得一等奖

发布时间:2021/08/04 教育 浏览:171

“交通科技创新,智赋美好未来。”7月25日,由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主办,委托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运输类教学指导委员会评审、重庆交通大学承办的“智联友道杯”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在重庆交通大学落下帷幕。经过角逐,来自同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等高校的31支队伍获得一等奖。
本届大赛以“共享出行、智创未来”为主题,共收到来自全国170所高校的1130件学生作品,其中184件作品入围大赛现场决赛,参赛团队围绕国家交通强国战略需求和交通运输行业痛点、难点问题,创新思考、创新设计、创新研究,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智慧手段与交通运输需求深度融合,打造智慧出行创新平台,服务交通运输的创新发展。
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运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大赛仲裁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教授杨晓光对参赛作品进行点评。
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运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大赛仲裁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教授杨晓光对参赛作品点评道,本次大赛首次增设研究生赛道,共有168件研究生作品参赛,占作品总数的15%,作品精彩纷呈,优秀成果丰硕,具有面向问题与需求、丰富奇特又新颖的创意创新、学科交叉与融合、教学相长与培养等方面的特点。杨晓光提出,各高校之间要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交流创新的平台,仰望天空、脚踏实地,培养面向未来时代所需的人才。
“在高科技迅猛发展、万物互联的时代,这是一个让我们充满无限想象空间的主题。”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会长、大赛组委会副主任委员刘卫民指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要有清醒的认识、充分的准备和必胜的信心,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持之以恒不懈奋斗,在高科技领域形成高科技力量,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交通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运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大赛组委会主任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张星臣表示,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发展目标的关键期,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搭建开放、广泛、创新的大学生科技竞赛平台,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应进一步扩宽交通运输科技大赛的范围,加强大学生科技文化交流,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高教处处长蒋云芳指出,本届大赛的举办,为各高校在交通领域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交流、成果互鉴搭建了平台,为推动全市综合运输、智慧交通等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创设了机会,同时为青年学子展现专业风采与创新思维提供了舞台,具有多元化的积极意义,并希望学校真正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重庆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助力“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贡献力量。
“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重庆交通大学校长唐伯明表示,比赛中同学们用智慧和才华突破种种技术难题,展现了交通学子的创新风采。作为未来的交通科技工作者,青年学子要深刻认识到交通强国建设不只是破解各种技术难题,建造一座座交通领域的超级工程,更要深入思考交通与城市、交通与社会、交通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通过技术创新、系统规划使未来交通变得更加安全、绿色、智慧和人性化,用科技创新的力量守护千家万户的出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