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重庆九龙坡:首次发现巴文化竹制品 距今2200年

新闻

渝企东渡促交流,裕和星临、傲格国际亮相大阪世博会

7月25日,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内,“重庆日”活动盛大开幕。重庆市女性人才研究会会长郎晓莉率代表团赴日...

  • 警示参观强意识,风清气正迎“廉节”

    警示参观强意识,风清气正迎“廉节” —华润电力重庆能投资产运营有限公司组织参观重庆市党风廉政教育基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始终保持反腐败永远在...

  • 惊喜现身伟菘偲菘音乐会 孙燕姿:我怎么可以不来

    #当40年浓缩成3小时 孙燕姿(中)感谢李伟菘(左)和李偲菘在她歌唱事业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伟思音乐提供)   新加坡音乐人李伟菘和李偲菘星期二(12月31日)晚上在滨海湾金沙会展中心举...

  • 成都交响乐团2025新年音乐会:璀璨之夜,音乐共鸣

    随着2024年的尾声悄然临近,成都交响乐团精心筹备的2025新年音乐会如约而至,在万众瞩目中拉开了序幕。12月31日晚,成都交响乐团音乐厅内热闹非凡,这场延续了多年的文化品牌活动,今年仍以其精心策划的曲目和卓...

重庆九龙坡:首次发现巴文化竹制品 距今2200年

发布时间:2022/03/24 新闻 浏览:265

3月19日,记者从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在对冬笋坝遗址的出土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中,修复工作人员发现了排列规律且较为完整的编织制品,这是重庆地区现存极为罕见的早期竹编生产生活用品,这也是重庆地区首次发现巴文化竹制品,初步估计该制品距今已有2200年。
2020年9月至12月,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九龙坡区文物管理所联合发掘了九龙坡区铜罐驿镇冬笋坝遗址,2021年6月至今,出土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持续进行中。在清理一件战国青铜釜甑时,工作人员发现了器内留存的编织制品。该制品直径残长约12厘米,残高3厘米,初步检测鉴定编织物为竹纤维制品,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文物价值。
“在重庆地区,由于气候和土壤环境的限制,脆弱的有机质文物很难保存下来,因此从未发现过保存如此清晰完整的巴人时代竹制品。”研究院专业技术人员顾来沅介绍,此次发现得益于冬笋坝遗址优质的埋藏环境,特别是黄黏土的高密闭性,既延缓了有机质文物的氧化腐朽,又保证了适宜的湿度不会造成有机文物干缩或翘曲,加上竹制品紧贴的青铜器对微生物的滋生有一定的抑制效应,这些原因共同促使该竹制品留存至今。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文物对于探讨巴人时期编织工艺、生活业态以及丧葬礼仪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接下来将对其测年判定以及其他残留物进行分析,为进一步信息提取做好保护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