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惊喜现身伟菘偲菘音乐会 孙燕姿:我怎么可以不来
#当40年浓缩成3小时 孙燕姿(中)感谢李伟菘(左)和李偲菘在她歌唱事业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伟思音乐提供) 新加坡音乐人李伟菘和李偲菘星期二(12月31日)晚上在滨海湾金沙会展中心举...
-
成都交响乐团2025新年音乐会:璀璨之夜,音乐共鸣
随着2024年的尾声悄然临近,成都交响乐团精心筹备的2025新年音乐会如约而至,在万众瞩目中拉开了序幕。12月31日晚,成都交响乐团音乐厅内热闹非凡,这场延续了多年的文化品牌活动,今年仍以其精心策划的曲目和卓...
-
成都公布首批“微网实格”治理关爱激励礼遇措施
12月16日,由中共成都市委社会工作部、中共成都市委政法委员会、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成都市体育局指导,成都市广播电视台、中共成华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主办的“微光成炬·幸福成都”礼...
重庆全力以赴打赢秋粮丰收保卫战
发布时间:2022/09/02 产业 浏览:154
8月30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委获悉,全市农业农村部门正部署抗洪涝防渍害、防病虫保秋粮、紧抓晚秋生产等工作,全力以赴打赢秋粮丰收保卫战。
“久旱的重庆近期陆续迎来了降雨,但千万不能忽视旱后可能有大汛。”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据市气象局预测,8月30—31日、9月8—9日、9月14—15日有明显降雨过程,受此影响,巫山、巫溪、城口等东北部部分区县土壤缺墒可得到一定改善,但中西部及东南部土壤缺墒现象仍将持续,加之嘉陵江流域上游四川地区普降中到大雨,局部暴雨,个别地方或将还有大暴雨,极有可能形成洪涝灾害,对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而眼下正是保秋粮丰收的关键时刻,目前我市中山地区水稻、玉米处于关键生育时期,甘薯、晚播大豆、高粱等在土粮食作物都处在产量形成关键阶段,做好防御旱涝急转的应急措施十分必要。
在抗洪涝防渍害方面,我市将坚持“排、散、管、促”多措并举,促进农作物生长有序。
比如针对低洼易涝地块,要及时疏通沟渠,排除田间积水,追施速效氮肥,促进根系和植株恢复生长,防止出现因积水造成早衰、死亡等现象;针对受涝田块,要加强肥水管理,追肥要快、养分要全、数量要适当,起到养根护叶的作用,同时及时中耕划锄,破除土壤板结,改善通透性,保护根系,兼顾除草。
当前,我市农业生产除面临极端天气的风险隐患外,稻瘟病、稻飞虱、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暴发流行风险大,对我市水稻、玉米等主要秋粮生产构成威胁。
在防病虫保秋粮方面,全市农业农村部门要坚持绿色防控、科学用药,发挥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的作用,大力开展统防统治、应急防治,重点防范草地贪夜蛾、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玉米螟、稻瘟病、纹枯病、大小斑病、马铃薯晚疫病等重大病虫害,最大限度降低病虫危害损失,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
以防治马铃薯晚疫病为例,秋马铃薯种植区在优先选用无病健康种薯、加强田间肥水管理,严把种薯关、田管关的基础上,按照“防在关键时期、治在初发阶段”的要求,及时喷施保护性药剂,把好预防关。田间发病初期,要立即拔除病株带出田外深埋处理,并于3天内对全田或在发病株四周较大范围内喷施治疗性药剂和保护性药剂,把好控制关,严防病害流行。
一方面要防御旱涝急转带来的影响,一方面通过增补来弥补秋收损失。在紧抓晚秋生产方面,全市农业农村部门坚持早秋粮损晚秋补的原则,在往年基础上再扩种50万亩秋马铃薯,新发展50万亩秋菜,蓄留一定面积再生稻,因地制宜发展果园套种等模式扩大秋红苕、秋荞麦等晚秋种植,筑牢全年粮食丰收最后一道防线。同时,会同市供销社、市水利等有关部门,做好种子、肥料、农膜和柴油等农资的调剂调运,引导农民雨后及时蓄水、翻耕空闲田土,确保第一时间开展晚秋生产,千方百计把灾害损失补回来。
上一篇: 重庆丰都打造100亿级清洁能源示范基地
下一篇: 长安汽车重庆基地各工厂恢复正常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