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e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重庆196家工业企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累计成交量达1672万吨、交易额达1.8亿元

新闻

2023 年 PCIM Asia 8月29日揭幕 2023 年 PCIM Asia 8月29日揭幕

2023年PCIM Asia上海国际电力元件、可再生能源管理展览会将于8月29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揭幕。一...

  • 养老院里多温情 欢声笑语年味浓

    “加油!加油!加油!……” 1月22日下午3点过,在南岸区同辉养老中心,一群“老小孩”做游戏做得正欢。在社工和护理人员的辅助下,老人们用筷子把乒乓球大小的小球从一个筐夹到另一个筐,每夹进一个球,大家都会发...

  • 重庆巫山:年味集市年味浓

    “踢毽子、踩高跷、制灯谜、抬工号子……”1月22日,大年初一,重庆市巫山县年味集市在三峡里·竹枝村开市,市民们一边吃着美食,一边体验非遗文化,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为迎接新春兔年,巫山县推出新春系列活动...

  • 重庆巫山下庄村:百家团年迎新春

    启航新征程,幸福中国年。1月20日,腊月二十九,在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126户村民代表聚在一起观看“村晚”演出,吃着“百家宴”团年饭,共话下庄村的发展变化,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一年多来,下庄村全力推...

重庆196家工业企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累计成交量达1672万吨、交易额达1.8亿元

发布时间:2021/07/23 财经 浏览:77

从重庆市生态环境局获悉,自2011年国家批准我市开展碳排放权、排污权交易两项试点以来,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96家工业企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累计成交量达1672万吨、交易额达1.8亿元。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碳排放权交易已形成由管理办法,以及配额管理、核查、交易3个细则等构成的“1+3+N”制度体系,建成申报、报告、注册登记、交易4大电子化功能平台。
在此基础上,我市碳减排效应逐步显现,企业自主实施工程减碳项目50余个,减碳效益约800万吨/年。
比如华能重庆珞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珞璜公司),自2015年起作为我市碳排放交易企业试点厂家以来,累计结余碳排放配额281147吨。2020年,该企业碳排放履约工作由重庆试点碳市场转变为进入全国碳市场履约。
“碳排放权交易对推动企业经济低碳转型、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起到了积极作用。”该公司负责人称,2016年至2017年,公司投资6.5亿元完成了所有6台机组的超低排放改造,为全市首家完成全部在役机组超低排放改造的燃煤发电厂,较我市“十三五”大气污染物防治行动计划定的时限提前了三年。
“十三五”期间,珞璜公司生产煤耗从2015年的322.61克/千瓦时,降低到2020年的313.58克/千瓦时,年减少标煤耗用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8万吨。2020年,珞璜公司二氧化硫平均排放浓度为21.2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平均排放浓度34.54毫克/立方米,烟尘平均排放浓度2.73毫克/立方米,超低排放达标率保持行业领先。
重庆松藻电力有限公司于2014年纳入我市碳排放试点交易一期工程,两台150机组纳入试点范围。该公司投资1亿多元先后实施了磨煤机节能耐磨钢球改造,3、4号锅炉汽泡雾化油枪改造项目,3、4号机组石膏厂供汽技改,3、4号锅炉增加风道燃烧器,3、4号机组超低改造等节能减排技改项目,并于2020年12月关停1、2号机组,碳排放总量及强度得到一定程度降低。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还强化履约管理,将碳排放权履约情况纳入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全市碳排放权年度履约率由最初的63%提高至目前的94%;在全国率先将碳排放权交易纳入排污许可管理,并作为西部唯一省市出资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联建联维;建设全国首个覆盖碳履约、碳中和、碳普惠的“碳汇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争取气候投融资全国首批试点,推动商业银行开展碳排放权补充质押贷款,为企业融资2.2亿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