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养老院里多温情 欢声笑语年味浓
“加油!加油!加油!……” 1月22日下午3点过,在南岸区同辉养老中心,一群“老小孩”做游戏做得正欢。在社工和护理人员的辅助下,老人们用筷子把乒乓球大小的小球从一个筐夹到另一个筐,每夹进一个球,大家都会发...
-
重庆巫山:年味集市年味浓
“踢毽子、踩高跷、制灯谜、抬工号子……”1月22日,大年初一,重庆市巫山县年味集市在三峡里·竹枝村开市,市民们一边吃着美食,一边体验非遗文化,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为迎接新春兔年,巫山县推出新春系列活动...
-
重庆巫山下庄村:百家团年迎新春
启航新征程,幸福中国年。1月20日,腊月二十九,在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126户村民代表聚在一起观看“村晚”演出,吃着“百家宴”团年饭,共话下庄村的发展变化,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一年多来,下庄村全力推...
“发言人来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环保微宣讲进社区活动走进九龙坡区讲解衣食住行均可减碳
发布时间:2021/10/17 商业 浏览:89
近日,“发言人来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环保微宣讲进社区活动走进九龙坡区启迪科技园,来自市生态环境局和九龙坡区生态环境局的5位发言人,就市民关心的“无废城市”建设、“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大气污染防治等问题进行了细致解答。
什么是“双碳”?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为营造良好宜居环境,减少温室效应,国家正式提出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达到碳中和。现场,有市民朋友提出想了解“双碳”目标的具体内容,也想知道自己的日常生活与“双碳”目标有何关联?
九龙坡区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费正斌解释,“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在某一个时期达到历史最高值,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当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方式抵消人为产生的二氧化碳,达到相对“零排放”,也就实现了“碳中和”。
市生态环境局科技处干部李连欣介绍,“双碳”目标与日常生活紧密关联,如奶茶杯中的塑料吸管被环保可降解的纸吸管代替;超市里的塑料袋,换成了乳白色、质感更薄更轻软且可降解的材质;身边的绿牌电动车慢慢增多……其实,“双碳”目标已在悄然改变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如何实现“双碳”目标?减少碳排放是关键
那么,在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如何实现节能降碳,优化调整工业结构,达到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高质量协同发展?
九龙坡区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费正斌表示,减少碳排放量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
为此,首先要进行“双控”,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发展,扶持鼓励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绿色低碳经济;其次,要做到“两增”,通过植树造林、生态修复和绿色建筑等手段增加对二氧化碳吸收固碳能力,净化空气质量,美化生活环境。
现阶段,九龙坡区已推动了中铝高端、国鸿氢能、润泽(西南)国际信息港等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落地,布局“西部氢谷”和庆铃研发的“氢能发动机”下线,按下了能源清洁化和工业绿色化转变的“快进键”。
普通市民怎么做?衣食住行均可减碳
许多市民关心自己能为“双碳”目标做些什么?
市“无废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干部蔡洪英表示,“双碳”目标是一场事关每个人的“全民运动”。
主动量化个人碳排放,减少“碳足迹”,是实现低碳生活的第一步。首先是“衣”,要减少衣服购买频率,尽量选择环保面料,拒绝皮草,对废旧衣物进行回收再利用;其次是“食”,煮饭时,可以提前淘米并浸泡10分钟再煮,这样可以缩短煮熟的时间,同时节电约10%,每户每年可减排4.3千克二氧化碳;接着是“住”,电视机每天少开半小时、空调与饮水机闲置时关掉电源、使用节能灯代替普通的白炽灯等,都是每个人可以轻松做到的事情;在“行”方面,建议市民出门多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少开车出门,居住楼层较低时也可多爬楼梯少乘电梯。